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教学反思

时间:2024-06-10 10:42:05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教学反思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教学反思

身为一名到岗不久的人民教师,我们要在课堂教学中快速成长,通过教学反思能很快的发现自己的讲课缺点,优秀的教学反思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教学反思,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教学反思1

在教学中,我尽可能地引领学生入情入境,逐步深入地读书。通过潜心默读,放声朗读,个别读,小组读,全班读,引读,范读,把读贯穿于整个教学。通过不同形式的读,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领悟文章的表达方法。课文的最后一段,通过“‘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两种评价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爱”的理解,是文的重点,也是难点。如何让学生理解“糟糕透了”这样的批评也是爱,我设计了以读代讲,以读促思,以读悟情的形式。在学生初步理解父亲的批评也能使巴迪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促使自己改进,提高的基础上,老师对重点句进行了范读。在引导学生由课内延伸到课外,联系自己的实际,谈到父母师长对自己的严格要求时,学生有了切身体验。情感得到了进一步的升华,发自内心地进行了诵读。当作者的情感内化为学生的情感认识,当激情诵读后抓住契机,我让学生畅谈自己对爱的理解。课后,再布置学生写下自己的感言,达到读写结合,进一步体现语文学科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教学反思2

上完《“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这一文,感慨这一课不仅有“精彩”之处,还有“糟糕”之处:

“精彩”一、教学过程紧扣教学目标,整体感知课文。我主要通过,抓住重点语句,重点段落来理解;采用多种方式去领悟父母不同的爱,如:小组合作交流,联系生活实际,一首父母爱的小诗,紧扣重点的板书。在学生不自觉中突破难点,微风细雨中感受父母的爱。

学生真正的走进文本,联系生活实际时,孩子们情到深处,留下了感动的泪水,这就是自动生成的亮点。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教学反思3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感悟作者对父母评价的理解,使学生懂得父母不同的评价方式都浸透了对孩子的爱。

2、学习抓住人物的神态、语言、动作进行描写来衬托人物心理活动的写作方法。

3、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感受最深的段落。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理解为什么说父母两种不同的评价包含的都是爱。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体会巴迪的成长过程中为什么需要两种爱的声音。

教学关键:

通过人物动作、语言和心理活动描写的语句,体会作者怎样逐渐理解了父母两种不同评价中包含的爱,感受爱的不同表达方式。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导出课题。

1、谈话导入:大多数人从呱呱坠地那一刻开始,就沐浴着父爱与母爱的恩泽。有了父母之爱,我们才能更加勇敢与自信,也才能健康成长。

2、揭题:“爱”字并不难写,但大家能理解爱的内在含义吗?今天,咱们就一起继续学习课文“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看看作者是怎样理解父母给他的爱的。请同学们注意看老师板书。(板书:13、“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请同学们齐读课题!

二、继续学习课文:

1、上节课咱们已经了解了课文内容,现在请大家说一说这篇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谁来说一说。

(课文写了作者小时候写了一首诗,母亲对此表示赞扬,父亲则对此提出了严厉的批评,作者在这两种不同的评价中成长,最后成为一名大作家。)

过渡:面对父母截然不同的评价,做为一个七八岁的孩子能否理解呢?他有什么表现?请同学们根据屏幕上的提示再读课文1至14自然段。

(1)出示阅读提示,要求学生小组合作学习。

(2)学生回答

语段一:“母亲一念完那首诗??赞扬声雨点般落到我身上。”

引导:你从中体会到什么?从哪些地方体会到?你能给同学们读一读吗?(师:体会到了巴迪有一个很爱他的母亲)

学生齐读:注意母亲这时的表情,“眼睛发亮,兴奋地嚷着”

导读:作者听了母亲的评价后他又有什么反应呢?

语段二:我既腼腆又得意洋洋,点头告诉她诗确实是我写的。

师:母亲的赞扬如雨点般落在我身上,使得他既腼腆又得意洋洋,既自豪又信心满怀,怀着这样的心情,巴迪在等待父亲回来。

语段三:七点。七点一刻。七点半。父亲还没有回来。我实在等不及了。 师:你发现这句话的标点有什么特别之处吗?从中你读懂了什么?(说明巴蒂非常焦急地等待父亲回来。

小结:巴蒂既焦急又甜蜜地等待着,想象着父亲会比母亲更加赞赏他,可是,父亲回来了,他看到诗后的反应又是怎么样的呢?课件出示。

语段四:“我看这首诗糟糕透了。”父亲把诗扔回原处。

引导:(1)你会怎么来读这句话?(2)扔是一个怎样的动作?(3)我们看完一样东西的一般动作是什么?为什么这里要用扔?(这首诗确实不怎么样,很糟糕。)

小结:是啊,一个动作传递一种态度,一种感情,小巴迪听到听到父亲的评价后是什么反应?出示课件。

语段五:我的眼睛湿润了,头也沉重得抬不起来。我再也受不了了。我冲出饭厅,跑进自己的房间,扑到床上痛哭起来。

可是,文章当中还有一处说了巴迪长大了些后自己也承认了小时候写的诗很糟糕,找一找是哪句话?

语段六:“几年后?糟糕的诗。”

学生齐读:说明父亲当时的意见是()?(对的)其实父亲和母亲一样的(疼爱)自己的子女,只不过作者的父亲比较(公正)。

父亲这句“糟糕透了”听起来好象对一个七八岁的巴迪来说很苛刻,但实际上这里包涵着父亲对儿子的爱,一种深沉的爱。但当时的巴迪那么小,他能够体会父亲的心吗?(不能)母亲对他的表扬使他得意洋洋,父亲的批评就好像对他当头泼了一盆冷水,请大家猜猜看,巴迪是不是因为父亲的批评从此就不再写作了?

请同学们仔细的阅读课文第16自然段,自由朗读

语段七:“我越来越体会到我当初是多么幸运”

为什么?为什么作者会觉得自己是多么幸运?

语段八:学生回答:“我有个慈祥的母亲?糟糕透了”

请同学们一起把这句话读一遍:“我有个慈祥的母亲?糟糕透了”

因为作者慈祥的母亲和严厉的父亲把作者成长道路上需要的两种动力都包含了,母亲慈祥的爱,激励他满怀信心地前进,父亲严厉的爱使他不被一时的成功冲昏头脑,所以作者说自己“多么幸运”啊。

好,现在同学们回答老师刚才提出的问题:巴迪是不是因为父亲的批评从此就停止了写作?

学生回答:不是,请从课文中找出相关的句 ……此处隐藏8496个字……的感悟、体验和理解。”基于这样的理解,我非常重视孩子们的小组合作学习,因为小组合作学习不仅仅是增加了教学的一种形式,而是从根本上改变了教学活动中学生与老师的角色与地位。

在我的课中,我分别安排了3次小组合作讨论老师给出的问题,我把教学的这根引导主线抓在自己手里,把孩子们放上知识的天空任他们自由翱翔,关于知识、关于见解,一千个人的眼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交流、切磋、辩论都是拓宽孩子们视野、提高他们辨识能力的最有效方法。在这三次小组合作中我分别让孩子们解决了生字词、整体感知、重点词句这几个学习内容,力求把学习的主动性最大限度的交还给孩子们。根据课堂效果来看,孩子们非常灵活,领悟能力很高,达到了我的预期效果,对于老师提出的问题孩子们都给予了正确的答案,这是我深深的感觉到,教学不依赖于老师,孩子们也可以学得很好。这也提醒了我在以后的教学中更要促进孩子们的小组合作学习,不仅仅需要他们成为有知识文化的人,更要成为能独立学习屹立不倒的人。所谓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同时这堂课的问题也是存在很多,我自身有深深的感触。到下课铃前我的教学仍然剩有一部分,在前一部分解决生字词这一环节我的安排不够紧凑,其实关于读生词、解释词义我还可以提高效率,加快速度。正因为前一部分时间拉得长了一些,导致我后面的教学在第一课时中还不够深入,没有达到预期效果。

在课的后半部学习“童年的故事”这一部分中,因为上课比较慌乱,心理素质不够稳定,以至于我在教学的时候有些乱了章法,原先设计好的教学环节力求步步为营,循序渐进,深入挖掘,细细体会。却因为自己的发挥不稳导致教学设计顺序混乱,自己对此也不够满意,没有达到自己理想的效果。这节课也是对自己以后上公开课需要培养个人心理素质的一个提醒。正因为自己有些混乱的思路,导致这堂课没有把体会父母心情想法这一目标深入,削弱了教学效果。

沉下心来细细品味,我深深的感觉到教学总是与实践、尝试、思考、总结为伴。昨天我的课上到这样的水平,自己深深的感觉到上好课不是以完成了这堂课教学的任务、学生完成练习为标准,还需要自己好好去揣摩,去思考,自己的一言一行给了孩子们怎么样的指导,你指导的方向能不能让孩子们既迅速又准确地到达目的地。课的水平怎么样直接反映着你对课的思索、认识、揣摩够不够深入。思索、揣摩、学习的够深入,其实达到教学目标是非常容易的。当然,这对老师自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对于我们年轻教师,应不要小瞧自己所上的每一节课,上好这一节课,这背后还需要花的功夫可是不少的。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教学反思14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是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中的一篇精读课文,文章主要叙述了作者在七八岁的时候,写了人生中的第一首诗,母亲对此的评价是“精彩极了”,父亲对此的评价是“糟糕透了”,父亲和母亲对“我”的作品截然不同的评价,对“我”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使“我”在“精彩极了”的鼓励中,在“糟糕透了”的警告中,把握住人生方向,成长为一名著名作家。并且“我”也明白了,父母对自己的两个极端的断言,其实是两种不同的表达爱的方式。作者对父母的评价经历了从不理解到理解的过程。

文本的教育价值在于如何理解父母的爱。我主要是通过“揭示课题,扣题激趣”“创设情境,引起思辩”、“品读重点句子感悟文本内涵”、“联想补白文本空白” 和“小结,存疑”这几个教学环节来引导学生理解和感悟的。

对于文本中对妈妈鼓励的感悟,我采用了抓住文本中关键的“言语形式”来让学生品读重点句子,从而感悟文本内涵。例如在妈妈对巴迪的第一首诗的评价一句:母亲一念完那首诗,眼睛亮亮地,兴奋地嚷着:“巴迪,真是你写的吗?多美的诗啊!精彩极了!”引导学生抓住“眼睛亮亮地、兴奋、嚷”这些关键的词语以及“真是……吗?”的疑问和两个感叹句,来重点感受妈妈对巴迪的鼓励。

至于对爸爸“糟糕透了”的评价的理解,主要是采用角色体验“补白文本”的方式来实施。通过教师采访扮演父亲的角色的学生,追问学生你当时心里会怎样想?为什么坚决不退让?这些问题,让学生入情入境来揣摩爸爸的评价背后的良苦用心。学生的角色过渡十分快,马上就进入到父亲这个角色中,理解了父亲的良苦用心。

接着我出示了下面两句拓展说话题:

“精彩极了”是母亲对孩子的( ),母爱像( ),它( )。

“糟糕透了”是父亲对孩子的( ),父爱像( ),它( )。

学生的答案精彩极了:“母爱像春雨,它滋润着我的心田。母爱像暖流,它温暖着我的心。父爱像警钟,它时刻提醒我不要走入歧途。父爱像苦瓜,它虽苦但有利于我们成长。”至此,学生都理解了文本的内涵,不管是怎样的评价,方式不一样,但都是父母的爱。

整个教学过程我是从“演绎”到“归纳”进行的,以学定教,顺学而导,循序渐进地完成教学目标。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教学反思15

上课结束了,但关于这节课的反思却开始了。

虽然以学情为依据,感觉还是没有完全上出自己预计的效果。当孩子们精彩发言的时候,感觉自己的课堂机智怎么会如此的贫乏,错过了一些很好的教育气氛的创造。很多的“庆幸”与“不满”在心里来回翻涌。我只有静下心来,思考一些可以作为自己今后教学的应用和提示的方式。

学会深入浅出地运用教材。教材中蕴含的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教学目标,是教师应该认真深入钻研的。在这个基础上,理解和灵活运用教材,积极思考寻找课程文本资源,适当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在思考动手中学会学习。《“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这篇课文是人教版小语教材第九册第六单元中的一篇课文,主要写作者在七八岁的时候,写了人生中的第一首诗,妈妈对此的评价是“精彩极了”,父亲的评价却是“糟糕透了”;作者在“精彩极 了”的鼓励和“糟糕透了”的警告中,自己谨慎地把握住了人生的方向,成长为一名著名作家。并且经过反思后明白,父母亲两个完全相反的评判,其实都是对孩子不同形式的爱。根据教学目标我设计了一个可以提供孩子思考动手的情境:一次,他的作品获得了国际大奖,他感慨万分,准备发表一段获奖感言。那么你觉得巴迪会感谢谁?(父亲和母亲)让学生更有身临其境之感,使学生更有学习的冲动。用发表获奖感言来贯穿整节课,通过从课文中寻找理解感谢原因来体会父母的言行,从而感受到父母之爱。)

注重从阅读中体会感悟。课程标准指出: “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学习,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积极主动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悟、体验和理解。”这篇课文既有鲜明的形象,又凝聚着感情,渗透着深刻的哲理,文质兼美,富有人情味,且与学生的实际生活、情感体验十分接近。学生已经有一定的学习经历,掌握了一些学习语文的方法,具备一定的语文学习能力。本课又与学生的生活实际接近,很容易激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因此,对本课的 教学,可以从“悟”字出发,着眼于学生的情感朗读,自我感悟。理解作者长大后,认为自己很幸运,能拥有这两种截然不同的评价,是成长的经历告诉他,这两个极端的断言都是爱孩子,希望孩子健康成长。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教学反思.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