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的冬天》教学反思

时间:2024-09-17 14:13:10
《济南的冬天》教学反思

《济南的冬天》教学反思

身为一位优秀的老师,课堂教学是重要的工作之一,对学到的教学新方法,我们可以记录在教学反思中,怎样写教学反思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济南的冬天》教学反思,欢迎阅读与收藏。

《济南的冬天》教学反思1

阅读教学主要以课文作为凭借,因此读书是阅读教学的最重要一环。如果没有学生读书,或学生读书不充分,那么,即使教师讲得精妙绝伦,学生也不会有多少收获,更难有真切的体会。读的过程是学生对文章感受、理解、吸收的过程,也是想象、加工、创造的过程。教学过程中我让学生反复朗读课文,先是教师范读学生朗读整体感知,再是重点朗读品味赏析,最后是集体朗读深入体验。在反复朗读中学生既领略了济南冬天的景色之美,也领略了老舍作品的语言之美。从阅读能力的培养来说,学生反复读了,背诵了,自然对文章的主旨、内容、写作技巧、价值等都会有一定的认识。

通过“读”感知课文,这只是阅读教学的第一层面,要进一步知其然,就需要质疑和释疑了。在课堂讨论中,我根据本课的教学目标设计了一些问题,如 “济南的总特点是什么?”“济南总特点是从那些方面来表现的?”等等,通过这些问题,引导学生去深入探究作品的语言美、意境美、情感美。特别是在研读赏析这一环节中,我没有给学生过多的限制,而是让他们自己选择喜欢的景物、喜欢的语句段落来进行品味,给学生以较多的空间,更进一步激发了他们的自主性和积极性。讨论中学生自己思考,互相答辩,主观能动性得到了发挥。

在学生反复研读课文,并对课文有了自己的认识和理解的基础上,我又适时地予以引导,帮助学生总结出一些阅读写景抒情散文的方法和写好此类文章的方法,这样让学生能举一反三,学会对同类文章赏读,学会观察描写景物,达到学以致用的效果。

整堂课下来,感觉教学环节设计的还算流畅,教学目标也基本落实了下来。但是在解决本文的难点——品味语言这点上,做的还不够到位,在引导学生品位的时候没有做好示范性的教学,学生品和教师引导的时候显得有点散乱不够集中。基于这个问题,我觉得自己平时缺少对学生语言品味的教学指导,因此,语文课也少了很多的语文味。于是,对于如何品味语言,如何让语文课更有语文味,将是我今后教学中要重点解决的问题。

《济南的冬天》教学反思2

《济南的冬天》是一篇文质兼美的写景散文,也是教材中非常经典的一篇文章。但对于我这个“新手”来说,很难。首先是难在文章整体的把握,其次是感情的抒发与景物的交融,再次是写作手法的探讨与借鉴。在上这篇课文之前,我一直在想这样两个问题:怎么样才能让学生真正体会到这篇文章的美,知道这篇文章到底好在哪里;如何通过品读这篇文章对学生的作文有所帮助,让他们从中受到一些写景抒情的启发,如何真正把读和写结合起来。

在本课的教学设计中,我学习了余映潮老师的教学方法,从教会学生如何去读一篇文章出发,先整体,再局部,再精段。设计了三个主要的问题,通过三个层次的品析,使学生初步认识了文章赏析的一些方法和角度,训练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与方法的结合对文章的精彩句、段的赏析。并在课堂上要求他们写下一点赏析的文字。尽可能的让学生自主阅读,自主思考,并即时将自己的思考落实于笔端,希望可以通过这种训练缩短学生的思维活动和真实的写作之间的距离。再有就是强调这种文章阅读的方法,首先使他们有这样一个意识:“喔,文章原来可以这样读”,在未来的学习中,我会进一步训练他们用这种方法阅读课文以及补充的选文,希望能使他们得到一把阅读美文的钥匙。

整堂课下来,感觉教学环节设计地还算流畅,教学目标也基本落实。但是我的问题在于课堂的组织上——在品析的环节中,学生的品味和教师引导的时候得有点乱了,没有将其他学生的注意力吸引住,有的学生趁机开小差了,课堂的秩序不好,学生的学习效果自然也不理想了。这是一个很大的问题。深深觉得,作为一名新老师,对课堂的把握是最难的部分。在未来的工作中,我必须要在这方面多花功夫了。

目前我有这样的思考:

1、重方法。在引导学生品味的时候,应做好示范型教学,并学会从哪些角度对句子进行品味,培养学生的语言思维能力。

2、试着用情绪去调动学生。这很难,但如果做到了必定效果很好。用强制的方式只能使学生被动接受,要是能够明白他们的想法,去引导他们,让他们积极主动得听课、思考,不捣乱,不游神就好了。但目前我只是能意识到这一点,却做不到。

这一个月又要结束了,深深感到时间过得飞快,不免有一种“日暮途远”的感觉,于是告诫自己,“一定要再勤快一点儿!”虽然存在的许多的不足,但我会继续努力,多钻研多学习,不断提高自己。

《济南的冬天》教学反思3

每次讲完《济南的冬天》,自己总是喜忧参半。同样,今天这节课既有令我满意之处,又存在着些许不完善的地方。

首先,导入新课的花费的时间相对来说长了些。由于是异地授课,和学生素昧平生。初次见面,自己忽略了对气氛的调解,所以学生有些紧张,尽管相当浅显的问题,也不敢举手回答。由此我深刻地认识到:课前与学生沟通交流,创设和谐的氛围至关重要,这是决定一节课成功的基石。

其次,最初教学时过分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没有根据相应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互相合作探究,因此学生思考问题的角度比较单一,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后期变换了方式,学生的思路打开了,课堂的气氛也活跃起来。因此只有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课堂教学才能顺利进行。

当然这节课也有可取之处。我采用了学练结合的方式,学生基本掌握了重要的字词的读音、写法、意义,理解并能运用比喻、拟人修辞方法。教学时注意知识的拓展,结合课外语段练习,加深学生对对比写法的理解。我时刻注意教学语言的运用,能适时并恰当地启发引导学生思考问题、回答问题。教学内容力求衔接自然,过渡得当,因此学生对文章写作思路的理解水到渠成,并初步领悟了作品的内涵及作者的思想感情。

以上只是我对这节课的一些粗浅的看法,有的见解可能不准确。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今后,我一定要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地努力,不断地改进,使自己的教学水平蒸蒸日上,争取讲每一节课少有遗憾,多些精彩。

《济南的冬天》教学反思4

《济南的冬天》是第二单元的一篇文章,第二单元以写景散文为主。在《春》中已经有了相似的篇章的学习。本文的景物都牢牢扣住“温晴”两字,济南的山山水水无不透露出温晴的特点,而在对景物的描绘中,又处处有老舍情感的流露,因而我的课就围绕景的“温晴”和情的“温情”来开展。

对于景物的温晴特点,我让学生自己去找,通过学生自己的魔都,圈点勾画来探索发现这一特点。并做适当的颠簸,而学生在分析景问晴的过程中世纪上已经体会到作者的喜爱之情,因而下一个教学步骤对于情的分析只是一个总结提炼的过程。

但是在整个过程中, ……此处隐藏9062个字……有很多景物被赋予了人的形象。

1、守护摇篮的母亲——抚慰人心的话语 温暖

2、细致周到的护士——温柔的关照,安心

3、优雅健美的女郎——明亮 喜悦 希望

4、娇羞害羞的少女——纯情 温情 害羞

那么,为什么作者写了这么多的女性形象?

因为女性形象温暖、柔美、慈爱,更加符合济南的冬天“温晴”的总特点。

在这个问题中,有学生回答说,因为老舍在山东任教的七年中,把山东当做第二故乡,所以,他把济南的冬天景物比作母亲,也可以理解成为对故乡的思念。他的这一回答成为本环节中的亮点内容,也是我所没有想到的。这说明,我们作为教师,不应当低估学生对文本的解读能力,而要更大限度的把课堂还给学生,使学生真正能够做课堂的主人。

四、 情感提升

“温暖晴朗”这样的天气特征一般出现在春天,但是在济南的冬天中处处洋溢着春意,你能找到那些句子中蕴含着春意吗?

1、“明天也许就是春天了吧?这样的温暖,今天夜里山草也许就绿起来了吧?”

2、一个老城,有山有水,全在天底下晒着阳光,暖和安适的睡着,只等春风把他们唤醒

3、那些长枝的垂柳还要在水里找个影呢。

明明是要写济南的冬天,作者为什么要写春天呢?(此处应让学生讨论)

1、突出济南温暖晴朗的特点

2、表达作者对冬天的济南的怜爱

3、对生命的深刻感悟,乐观、进取

前两点学生都能够很好的找出来,但是在第三点上,提问了几个同学都没有答出来,此时,我引用了雪莱的一句诗:“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这时有的同学恍然大悟,立刻打出了乐观向上这一点。在这里,我们可以发现,课堂还给学生,还是要在教师恰当引导的基础上。

五、 结构解析

本身完成了以上的几个部分,这堂课对于济南冬天的“山美”的赏析就可以告一段落了,但是为了不给学生留下遗漏的知识点,我又在最后补充了两个问题,就是:“第4、5自然段,作者用什么样的顺序来进行写作?”“和朱自清的《春》相比,两篇写景的文章有何不同?”

这两个问题由于时间的关系也没有办法展开去讲,只能从表面上进行简单讲解,特别是对于与《春》相比这个问题,本身这个问题对于学生在日后进行写景的作文有很大的帮助,与其在课堂上这样泛泛而论,倒不如专门拿出一节作文课的时间,给大家比较讲解,然后进行快速作文,更加有效果。并且这两个问题的出现,也打破了原本的课堂节奏。

总结:

除了在以上的教学设计中发现的问题,韩老师和史老师在评课的时候,也指出了我一些需要改进的问题,比如:本节课几乎都没有用到幻灯片,在大屏幕上一直展示着一张图片,但是这张图片的内容是否为济南的冬天的图片值得商榷,容易误导学生;课后应当及时的布置学生进行写景小作文的练习,可以模仿刚刚学过的文章,写个二三百字的小文章,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等。

对于老师们针对我这节课提出的问题,我会进行进一步的修正,作为一个刚刚参加工作的年轻教师,我还有很大的进步空间。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我会更加认真的进行自己的课堂教学设计,并在每节课后进行教学反思,从而推动自己在教学方面的成长。

《济南的冬天》教学反思14

老舍的《济南的冬天》是一片写景的散文,文章先总写了济南冬天的温晴的特点,再从山和水两个方面分别写济南的冬天,思路清晰,安排有序。

因此,我在教学设计时,抓住济南冬天的温晴的特点,通过对山和水的描绘,来抒发老舍先生对济南冬天的赞美之情。之前学过了朱自清的《春》,学生大致掌握了写景散文的学习方法,因此,我安排了学生在初读课文的基础上,感受老舍先生对济南的冬天的热爱之情,运用自己在《春》这一课中学到的写景的方法,自学这一课,然后,做一个老师,在课堂上传授给其他的同学。

我整体课堂的设计是两个课时,第一个课时的安排是:美读课文,整体感受老舍先生对济南冬天的热爱之情,理清文章的结构:总—分,然后是学生回忆在《春》中学习到的写景散文的学习方法。自己选取2,3,4,三段中的最喜欢的一节,写一篇小教案。第二课时:讲清楚讲课的规则,开展“教师大比武”比赛,由学生点评,最后老师总评,总结这节课的得与失。

从教学设计上看,这节课的设计完全遵守了新课程的理念,教师是课堂的主导,学生是课堂的主体,传授给学生文章的学习方法,“授之以渔”,在小组合作的活动中,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探究性,最后,形成自己的研讨成果,在课堂上和其他的同学进行交流,以便取他人所长,补比自己之短,既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又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然而,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由于个人的课堂调控能力有限,没能很好地进行课堂调控,以致于出现了一发难收的局面。气氛之热烈,效果之显著,固然让人欣喜,但个人的课堂调控能力,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济南的冬天》教学反思15

《济南的冬天》是老舍的散文名篇,篇幅短小,构思精巧,语言优美。学习这样的美文,既能让学生得到语文的滋养,又可得到审美的陶冶。

在本课的教学设计中,我主要体现了教学的主体性原则,让学生主动学习。传统的语文阅读教学往往过多地分析、讲解,结果既分散了学生的注意力,又浪费了时间,阻碍了学生的个性发展。而新课程强调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主体参与的程度是学生学习好坏的重要因素。

阅读教学主要以课文作为凭借,因此读书是阅读教学的最重要一环。如果没有学生读书,或学生读书不充分,那么,即使教师讲得精妙绝伦,学生也不会有多少收获,更难有真切的体会。读的过程是学生对文章感受、理解、吸收的过程,也是想象、加工、创造的过程,它可以把无声语言化为渗透自己感情、意识的有声语言,这一过程是别人替代不了的。“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还应是学语文的根本。基于这样的认识,教学过程中我让学生反复朗读课文,先是自由朗读整体感知,再是重点朗读品味赏析,最后是集体朗读深入体验。在反复朗读中学生既领略了济南冬天的景色之美,也领略了老舍作品的语言之美。从阅读能力的培养来说,学生反复读了,背诵了,自然对文章的主旨、内容、写作技巧、价值等都会有一定的认识。

当然,通过“读”感知课文,这只是阅读教学的第一层面,要进一步知其然,就需要质疑和释疑了。在课堂讨论中,我根据本课的教学目标设计了一些问题,如 “文中写了哪些景物?作者笔下的这些景物给人怎样的印象?”“文章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等等,通过这些问题,引导学生去深入探究作品的语言美、意境美、情感美。特别是在研读赏析这一环节中,我没有给学生过多的限制,而是让他们自己选择喜欢的景物、喜欢的语句段落来进行品味,给学生以较多的空间,更进一步激发了他们的自主性和积极性。讨论中学生自己思考,互相答辩,主观能动性得到了发挥,课堂气氛活跃。

在学生反复研读课文,并对课文有了自己的认识和理解的基础上,我又适时地予以引导,帮助学生总结出一些阅读写景抒情散文的方法和写好此类文章的方法,这样让学生能举一反三,学会对同类文章赏读,学会观察描写景物。

《《济南的冬天》教学反思.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