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雨》说课稿
《雷雨》说课稿(15篇)
作为一名教职工,时常要开展说课稿准备工作,通过说课稿可以很好地改正讲课缺点。优秀的说课稿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雷雨》说课稿,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雷雨》说课稿1尊敬的老师们,大家好。我说课的题目是《雷雨》。接下来我从以下六个方面进行说课。
一、【说教材】本课是山东教育出版社(鲁教版)二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2篇课文。这篇课文是向学生展示美丽神奇的自然景象,炎热的夏日,骄阳似火,一场雷雨,送来一阵凉爽,呼吸着清新的空气,欣赏着美丽的彩虹,耳边送来阵阵蛙鸣,是多么令人舒畅。课文用精练、自然简朴的语言,为我们描绘了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不同自然景象。文章内容生动,课文插图优美,比较适合低年级阶段的学生,让学生以学习本文为契机,走进生活,走进大自然,学会观察,增添生活的乐趣。
二、【说学情】二年级学生年龄小,以形象思维为主,具有好奇、探索、易感染的心理特点。所以,我在教学过程中,创设了生动、有吸引力的情景。心理学也表明当刺激物是生动的,新异的,就能给学生短时记忆留下深刻的印象,也可能会转变成长时记忆。在课上我会借助多媒体教学手段,让学生欣赏雨前、雨中、雨后的生动景象。
三、【说教学目标】这一课的教学目标是:
1、会认“压,乱,垂,虹”等生字,会写一个生字“垂”。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充分感受雷雨前、雷雨时的情景,初步感知雷雨后的景象。
3、联系生活,培养学生有观察天气变化的意识。
教学重点:感受雷雨前、雷雨时的情景。
教学难点:联系生活感知,有感情的朗读雷雨前、雷雨时的描写。
四、【说教学方法】根据上述的教学目标,我主要采用了三种教学方法:
1、创设情境教学;
在课堂中,创设一定的情境,能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集中注意力,能启发学生运用多维视角去思考解决问题,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丰富学生的思维方式,让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的全过程,从而满足他们的探究欲、表现欲。
2、朗读想象感悟;
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思维特点,我借助学生生活经验,以学生为主体对文本展开自主阅读。通过读,学生与文本面对面地进行接触,品尝着课文原汁原味的语言,培养着学生语感;通过读,课文规范的语言储藏在了学生的头脑中。学生学着,读着,感悟着语言,仿佛置身与那场雷雨中。在不知不觉中,学生理解了语言,感悟了语言,积累了语言。
3、师生合作学习。
二年级学生在学习中需要老师的帮助,在教学中我采用师生合作方法,对学生进行指导,在指导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感悟能力。现在,我就本课的第二课时来说本课的教学过程:
五、【说教学过程及设计意图】(一)导入
1、上节课我们初步认识了雨家族中最威猛的一员——雷雨(课件出示图片)
这节课让我们更深入的认识一下雷雨吧。(板书课题)
2、课件播放课文录音,让学生边听边回忆课文哪些自然段描写雷雨前、中、后的。
板书雷雨前 (1-3)雷雨中 (4-6)雷雨后(7-8)
意图:
本环节利用图片导入,来吸引学生,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朗读感悟
1、默读1--3自然段,划出雷雨前有哪些景色?
学生会很快找出以下句子
(1)满天的乌云黑沉沉的压下来。
(指导学生朗读体会“压”的妙用,感受乌云来势汹,厚重,有压迫感。)
(2)树上的叶子一动不动,蝉一声也不叫。
(3)忽然一阵大风,吹得树枝乱摆。一只蜘蛛从网上垂下来,逃走了。
(指导学生朗读体会“忽然”“乱”的妙用,感受雨前风来的急;体会“垂”的妙用,感受蜘蛛的害怕。)
(4)闪电越来越亮,雷声越来越响。
(指导学生在朗读中体会“越…越…”句式的妙用,感受闪电、雷声的变化。)
学生交流,老师总结,课件出示
乌云──大风──闪电──雷声
2、老师读雷雨中的段落,学生交流雷雨中有哪些景象。
课件出示雷雨中图片及雷雨声,帮助学生想象理解。
指导学生多种方式的朗读。以读促悟。
学生交流,老师总结,课件出示
雨——越下越大 雷声——越来越小
3、请同学朗读雷雨后的段落,看看描写了哪些情景,用笔划出来。
学生会画出以下句子
(1)天亮起来了。打开窗户,清新的空气迎面扑来。
(2)雨停了。太阳出来了。一条彩虹挂在天空。蝉叫了。蜘蛛又坐在网上。池塘里水满了,青蛙也叫了起来。
(指导学生在朗读中体会“挂”的妙用,感受彩虹像一条绸带挂在空中,十分美丽)
学生交流,并总结出以下内容
太阳、彩虹、蝉、蜘蛛、青蛙
课件出示雷雨后情景图片,帮助学生感受雨后美景。
面对这么美的景象,你的心情是怎样的呢?现在用你的朗读表现出来吧!
意图:1、本环节的设计利用多媒体的特点向学生展示雷雨不同时段景象,有利于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2、让学生交流体现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教师适时指导,体现了师生的互动合作。
3、教师指导学生在朗读中感受重点字、词的运用,以读促悟,落实学习目标,解决生生互动中的低效性。
(三)朗读想象
1、多么神奇的雷雨啊!请同学们想象自己就是图中的小朋友,面对雷雨的景象是怎样的心情呢?用你的朗读把它表现出来吧!
课件出示雷雨不同时段景象图片。
图1:天空乌云密布、电闪雷鸣;空中狂风怒吼
图2:大雨哗哗、树枝乱摆;小朋友关上窗户欣赏雨景。
图3:蓝天白云、彩虹高挂、空气清新、树木新绿,小朋友惊喜若狂。
2、你喜欢课文的那部分?用朗读把你的体会读出来。
3、请同学展示朗读。
你们的声音也感染到了老师,老师也想读了。
教师朗读更能加深学生对课文理解。
师生评议,教师指导学生对他人的朗读做出合理评价。
意图:1、在上一环节学习的基础上让学生想象朗读,有助于学生更好的理解课文,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朗读能力。
2、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部分展示朗读,再共同评议,活跃课堂气氛。
(四)写字指导
本课生字我重点指导“彩、越、垂”三个生字。
“彩”右边的三撇是上下排列的,起笔处要在一条垂线上,第二撇起笔处在横中线上;
“越”半包围结构,走的一捺要写舒展,长一些,上面的部分不要写作 ……此处隐藏27031个字……部分。在教学过程中我重点抓住雷雨前这一部分进行品读分析。通过各种形式的朗读和默读让学生在掌握字词的同时,充分接触熟悉文本内容。图文结合增强学生的想象感受。使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相联系,加深理解。在理解的基础上,采用多种形式的朗读促进感悟。
4、体会悟趣,训练词句。
这篇文章在运用词句方面非常准确,值得细细体会。教学中我以各种形式唤起学生对词语的直观理解,体会这些词语的精妙。如:“满天的乌云黑沉沉地压下来”一句中“压”字就用得很妙,满天的乌云是怎样压下来呢?我通过让学生做压的动作然后追问:天上的乌云压地面这么近,人们感受怎样?学生通过动手训练,不仅会弄清了“压”字具体含义,而且会揣摩出了人们当时的感受。又如“蜘蛛从网上垂下来……”一句中,对“垂”字的理解,首先让学生给“垂”字换字保持意思不变,学生很容易联想到“掉”字。通过实物展示和出示字典上的解释,来正确理解二字的不同,以此让学生体会作者用词的巧妙。
再如“闪电越来越亮,雷声越来越响。”中“越…越…”就用得极为准确,教学时,我引导学生边看图边听声,学生自然体会到雷雨来临前的景象。从而让学生说出了很多“越…越…”的句子。像“渐渐地,渐渐地,雷声小了,雨声也小了!”我是采用打手势的方式,让学生根据老师高低起伏的手势,读出雨渐渐变小的感觉。
5、引导想象,加深体验。
通过想象,加深学生对雷雨前后景色的感悟。如:在学习雷雨后的这一部分,通过让学生闭眼倾听老师的范读,让学生边听边想象“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闻到了什么?”使学生边读边思,在有所感悟的基础上,想象雷雨后景色的美丽。指导学生在朗读中体会“挂”的妙用及识记“挂”字,感受彩虹像一条绸带挂在空中,十分美丽;体会“坐”的妙用,感受蜘蛛的悠闲和愉快。
教师指导学生在朗读中感受重点字、词的运用,以读促悟,落实学习目标,把时间放给学生,培养学生独立钻研,自主学习的习惯,使学生由乐学到会学。
《雷雨》说课稿15《雷雨》是被称为“中国莎士比亚”曹禺先生的成名之作,也是我国近代文学史上一部杰出的现实主义悲剧,现在就教材、教法及教学程序几方面对这篇课文加以说明。
一、说教材
1、教材的地位及作用
《雷雨》是我国中等职业技术学校通用教材戏剧单元的两篇课文之一,它充分代表了中国现代戏剧文学的成就。而课文节选的是第二幕,体现了作品的悲剧性,且闪耀着人文主义的思想光辉。以开放性的思维学习本文,将为学生敞开了通往戏剧文学的大门,对学生情操的陶冶及文学鉴赏能力的提高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2、教学目标的确立
根据大纲及教材的要求,使学生“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通过对作品进行赏析,感悟作品的艺术魅力,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结合技校生的实际,特确立以下教学目标:
(1)了解戏剧的一般常识,如舞台说明等;
(2)解读《雷雨》的戏剧冲突,揭示主题思想;
(3)品味戏剧的个性化语言和人物性格,培养学生鉴赏作品的能力;
(4)探究悲剧的根源,滋养人文情怀。
3、教学重点、难点及教材的处理
戏剧的最大特点就是通过尖锐而集中的矛盾冲突来刻画人物,而《雷雨》的人物形象塑造,历来为人称道,所以把(2)、(3)确立为教学重点;由于学生个体知识水平和情感的限制,在指导学生鉴赏方面有一定的难度。因此,把教学目标(4)设为教学难点。
在教材的处理方面在这一幕的主要人物中周朴园和鲁侍萍的性格最为复杂,而对于初次接触戏剧的技工学生而言,会比较吃力,故我在题目的设计、阅读的赏析上都偏重于这两个人物。赏析的过程要做到依据教材,又不拘于教材。
二、说教法
教法以学生自主探讨为主,教师点拨,启发为辅。教学设计上讲究整体教学,调动各层次学生的积极性,产生了良好的整体效应。采用表演探讨法、讨论法、提问法、练习法等,还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增加了课堂的容量,增强了教学的直观性。期望达到以下目标:
1、培养学生勤于思考、勤于动手、深入探究的能力,提倡学生利用网络资源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2、赏析作品的过程中要有创新意识。过程为看过→看懂→看透→看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三、说教学程序
1、片段导入,激发情感,创设氛围。
首先播放《雷雨》本课及结局镜头,营造浓厚的悲剧氛围,激发学生追求人文意义的兴趣与激情。导语设计如下:《雷雨》是曹禺先生在1933年以20年代半封建半殖民地的中国社会为背景创作的一部杰出的现实主义悲剧。什么是悲剧?“将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懂得欣赏悲剧美的人才能在精神上站起来!”(投影鲁迅的话)
2、检查预习情况
(1)提前播放影片,要求学生通过阅读课本及利用网络资源,了解戏剧常识、作者和作品的背景等。并加以提问。
(2)完成人物关系的图表,整体感知基本情节。(投影图表)
(3)了解学生经过阅读和思考后认为值得学习探索的问题。
3、新课讲解
(1)赏析第一场“重逢”,引出二十年前的悲剧。这是本课的教学重点,我采用了表演法和分组讨论法来进行教学。分角色演读剧本:一个扮演鲁侍萍,一个扮演周朴园。学生展开研究活动:提出学习探索问题——分组研讨——小组代表汇报研讨情况——教师参与点评。小结两人性格特点(周朴园:自私 无情 伪君子 鲁侍萍:善良 悲愤 刚毅顽强)。
(2)赏析第二场“斗争”,酝酿中的悲剧。采用提问法:
①周朴园对鲁大海有顾及父子之情吗?这体现了周朴园什么性格特点?(冷酷残忍 阴险狡猾 )
②鲁侍萍面对儿子周萍的心情如何?(痛苦 自尊)
③剧中鲁大海的形象有何特点?(经验不足 大公无私 顽强斗争) 研讨悲剧的成因。在研究的过程中要注意培养探究性思维方法,鼓励学生有不同的理解,但要有足够的理由支持自己的观点,用事实说话。从而锻炼了学生的分析概括能力及口头表达能力。
4、归纳总结
(1)个性化语言对人物塑造的作用。采用练习法,结合课文思考题,完成有关练习。
(2)探讨悲剧的根源,把握矛盾的实质,揭示《雷雨》的主题思想。结束时我是这样说的:“同学们,今天我们一同赏析了一部现代主义悲剧作品,感受了那震撼人心的力量,体会了其中的蕴含,而不是只会让人哭泣的苦戏或只具美学意义的悲剧。希望大家以此为平台,解读更多的名家名作。”
5、延伸拓展
课后设置更为开放的学习空间,充分体现学习的广延性和可持续性特点。具体做法是要求学生在以下命题中挑选其一进行研究,并将结果发布于校园网络www.zqgj.cn,师生共同研究探讨。(投影)
(1)接写第二幕,完成一篇小型话剧。
(2)有人认为一切悲剧的根源是周朴园,你认为对吗?为什么?
(3)探讨鲁大海这个人物形象的意义。
(4)悲剧是“将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你认为《雷雨》毁灭了什么?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