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数学说课稿

时间:2024-05-22 19:33:42
精选三年级数学说课稿三篇

精选三年级数学说课稿三篇

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说课稿,说课稿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怎样写说课稿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三年级数学说课稿3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三年级数学说课稿 篇1

一、说教材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苏教版小学数学第六册第六单元的第一课时《认识千米》。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已经熟练掌握了长度单位米、分米、厘米和毫米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通过这一单元的学习,既能让学生感知千米的含义,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又为以后学习单位间的换算打好基础。教材例题首先提供现实情境,让学生整体感知千米的含义,并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然后通过看一看、走一走、算一算等丰富的实践活动来理解和体会千米,认识1千米=1000米,真正体验和感悟千米的实际长度。随后的想想做做让学生通过画一画、算一算、填一填及时巩固所学知识,让学生在运用中感受知识的实际应用价值。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认识长度单位—千米,建立1千米长度的概念,知道1千米=1000米;学会千米与米之间的简单换算,并能熟练地应用于生活情境中。

能力目标:经历探索运用千米来描述事物长度的过程,建立初步的数感,发展抽象思维;在简单的单位换算练习活动中,进一步培养学生初步的推理能力。

情感目标:在数学学习活动中,深刻感受到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

认识长度单位千米,知道1千米=1000米,学会千米与米之间的简单换算。

教学难点:

建立1千米长度的概念,进一步培养学生简单的推理能力。

(为了能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有效地突破重难点,让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能力得到提高,兴趣得到培养,我主要通过以下三个环节来引导学生开展本课的探究)

二、说教学过程

第一环节:创设情境,复习引入。

组织学生回忆:我们已经认识了哪些长度单位?并引导学生比划出1毫米、1厘米、1分米、1米的长度,引出并板书课题,通过复习,激活学生的学习经验,激发学生探究新知的欲望。

第二环节:实践体验,构建概念。

我打算分三个层次来组织学生探索新知。

第1个层次:初步体验生活中的千米。通过媒体播放搜集到的图片,让学生说说从中了解了哪些信息?然后组织学生交流:你还在哪里听过或看过“千米”?使学生在交流中明确:千米是一个长度单位,常用来计量比较长的路程。从现实情境引入,让学生体会到“千米”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第2个层次:教学“千米”与“米”之间的进率。

教师设疑:1千米到底有多长?组织学生在100米的跑道上走一走,看一看,想一想,让学生体会100米的长度。组织学生在小组内交流:你觉得走100米的路长吗?那走10个100米该有多长呢?使学生在交流中明确10个100米是1000米,也就是1千米。然后引导学生想一想:“千米”和“米”之间的进率,从而引导学生得出1千米=1000米。通过引导学生走一走、看一看、想一想等活动,使学生深刻理解1千米有多长,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

第3个层次:感知、体会1千米。提出问题:学校跑道一圈是200米,几圈是1千米?然后组织学生交流:在你熟悉的路段中,从哪里到哪里可能是1千米?引导学生通过亲身体验,联系生活实际,进一步理解1千米的长度。

第三环节:巩固练习,深化应用。

我打算分两个层次设计练习:基础练习:第1、2、3、4题。通过引导学生画一画、算一算、填一填,既加深了对千米的认识,又巩固了千米和米之间的进率。

综合练习:第5、6题。通过运用千米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在本节课的教学活动中,让学生充分利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去探索新知,在教学中,注重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发挥想象,亲身体验和感悟,让他们用自己的眼光去认识千米,建立1千米的长度概念。

三年级数学说课稿 篇2

教学内容:可能性

教学目标:

1、通过“猜测——试验——分析试验数据”,经历事件发生可能性大小的探索过程,初步感受某些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不确定的,体会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有小的。

2、培养学生的猜测、实验和观察能力。

3、在活动交流中发展合作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重点:

体验事件发生可能性的大小。

教学难点:

通过活动能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有小的。

教学准备:

课件、棋子(两种颜色)、小球(三种颜色)、大盒子、反馈练习、统计表格。

教学过程:

课前谈话:实物投影展示转盘,让学生亲自体验一下转盘得奖活动,初步感知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知

看来像转盘的奖、抽奖等等许多事情发生的结果是不确定的,有可能发生,也可能不发生,这节课我们进一步研究可能性问题。(板书:可能性)

二、自主探索,获取新知

1、创设情景,激发探究欲望

师:通过刚才的转盘得奖活动,你有什么想法?

生:获得一等奖的可能性小,获得纪念奖的可能性大。

师:为什么呢?

生:因为一等奖占的面积大,纪念奖占的面积小。

师:是这样吗?下面通过大家的试验,验证一下是不是有这种规律存在。

2、设计摸棋子抽奖活动

师:我们共同设计摸棋子抽奖活动。袋子里只放入黑白两种颜色的棋子共10枚,其中黑棋子表示一等奖,白棋子表示纪念奖,根据你的生活经验,你打算怎样设计这次摸奖活动?

师:自己想一想,同桌两个人相互说一说。

3、汇报自己组的想法

生:黑棋子放1个,白棋子放9个,让中一等奖的人少一些。

生:黑棋子放3个,白棋子放7个,让中一等奖的人多一些。

师:按两人一组的想法,把棋子又轻又快的放入袋中。

4、小组合作实验

明确要求:

1、每人各摸10次,一人摸另一人记录,不能看,摸完一次后放回去,要一要再摸。

2、把每次摸得的结果用画“正”字的方法进行统计并把结果填入表中,同时思考你发现了什么?

5、展示、汇报、交流

(1) 把记录单按照黑棋子的多少依次贴在黑板上。

(2) 师:黑棋子少,摸到黑棋子的可能性就小,白棋子多,摸到白棋子的可能性就大。

(3) 解决反例问题

师:为什么黑棋子少,摸出黑棋子的次数却多呢?说一说这是这么回事?

生再次实验(黑棋子1个白棋子9个或黑棋子2个白棋子8个)

师:通过我们的再次实验,看来黑棋子少,摸到的可能性就小。白棋子多,摸到的可能性就大。(板书:小 大)

6、 师:可能性大小于什么有关呢?

生:可能性大小与数量有关。、

师:与在总数量中所占数量的多少有关。在总数中占的数量越多,摸到的可能性就越大,占的数量越小,莫大的可能性就越小。(板书:数量 多 少)

7、师:横着观察一下,你有什么新的发现?

生:随着黑棋子数量的逐渐增加,摸出黑棋子的可能性逐渐增大了。

8、师:放5个黑棋子和5个白棋子会有什么样的结果呢?(观察摸到的结果)

生:有的摸出的黑棋子的多,也有的摸出的白棋子的多。

师:如果继续摸下去会怎样呢?猜一猜。

生:摸到的黑白棋子的可能性是差不多的。

师:正如你们的猜想,在很久以前科学家们就做了此项实验(介绍贝努力实验)

9、小结

通过刚才我们摸棋子的实验发现,袋中放几种颜色的棋子,就可能摸出几种颜色的棋子,但可能性的大小是有变化的。

三、拓展联系,深化新知

1、(出示一个盒子,上面标有共14个球,白球8个,黄球4个红球2个)

师:如果老师只摸出1个球,可能是什么颜色的球,为什么?

生:因为盒子中只装有3种颜色的球,所以可能是白球,也可能是黄球或者是红球。

师:摸出什么颜色球的可能性大?什么颜色球的可能性小?

2、数学书第85页1题:连一连

3、通过游戏,再次体验可能性大小

8个分别标有1、2、3、4、5、6、7、8的球

要求:1、甲乙二人,轮流从口袋中摸球,每次摸出一球。

2、摸出球的号码大于4,甲得到1分。

摸出球的号码小于3,乙得到1分。

3、甲乙各摸10次后,得分高的获胜。

问:如果你来参加这个游戏,你将怎样选择?

(1)当甲 (2)当乙 (3)甲或乙都可以

4、师小结:这节课过得愉快吗?

三年级数学说课稿 篇3

一、分析教材

面积单位间进率是《人教社》九义教材三年级下册第六单位的教学内容。

本单元的教学内容有面积和面积单位、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计算,面积单位的'进率,常用的土地面积单位。

这部分教学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并会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基础上进行的。小学生从学习长度到学习面积,是空间形式认识发展上的一次飞跃。学好本单元的内容,不仅有利于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提高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本课的教学内容是在学生已经建立了面积的概念并掌握了长方形、正方形面积计算的基础上,探究常用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同时它也是学生在以后四年级学习的小数与复名数和与面积有关的应用题及在生活中解决与面积有关的知识打下坚实的基础。

在设计本课时我们力图展现概念的形成过程,使学生在多种活动中获得多种感观认识,抽象出面积单位间的进率。

我们注重让学生经历探究的过程,使学生明了活动目的,亲身经历比较完整的探究过程,获得探究的体验。

二、说教材的三维目标和重难点

1、知识目标:进一步熟悉面积单位的大小,掌握相邻面积间的进率是100,会进行简单的换算。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比较、抽象、概括、判断、推理能力及空间观念。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生生合作的学习精神,乐于助人的集体精神。

重点:掌握相邻面积间的进率是100。

难点:掌握相邻面积间的进率是100。

三、说设计意图

对于这节课的教学设计,我们组的教师们尝试从不同的角度去理解教材,先后尝试了多种不同的教学设计,下面仅结合课堂教学中的三大环节(开课、活动操作、练习设计)来简述一下我们的研究过程及我们对每种设计的感受。

1、第一环节开课的研究

关于开课的研究,第一次试教,学生回忆长度单位复习长度单位间的进率引导到面积单位的研究。这里教师让学生通过画1cm、1dm的线段,1cm2、1dm2的面积来引入。第二次教师拿出一个长方形(面积是1dm210cm2)让学生猜它的面积是多少,学生会选择以平方分米为单位来描述大小,当老师用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进行覆盖发现多了一点,给学生制造研究的动力,学生用低级面积单位去描述,并引导学生对结论进行思考展开对面积单位的进率的研究,第三次试教叶靓老师出示三个不同大小图形,分别是正方形、长方形让学生选择手中的学具研究得出三种图形的面积。由于3号图形是1dm2也就是100cm2,从而揭示cm2与dm2之间的进率。第四次试教我们回归课本,从回顾长度单位的进率迁移到对面积单位的进率的学习。

这四次开课研究每次的侧重点不同。第二、三次的导入设计突出了面积单位的应用价值试教发现分散了教学重点,给学生的学习增加了认知障碍,重点不够突出。

而第一、四次开课研究目的性更强,直接引导学生对重点问题进行探索。尤其是第四次的教学设计借用多媒体使学生对相邻面积单位之间的关系产生强烈的视觉冲击,有效的排除了相邻长度单位间的进率这一知识点产生的负迁移效应。

2、第二大块:探研活动的教学设计

这一个教学环节我们设计了很多种不同的活动形式

第1次是学生分小组活动探究,叶老师把学具全部提供给学生,学生活动内容丰富有摆一摆,有用面积计覆盖、有用尺量一量等,但我们发现容易造成小组活动混乱,我们应引导他们有条不紊地操作,而今天叶老师让学生自主选择其中的一种或二种学具进行探究,让学生带着问题,满怀疑惑和好奇去探索。首先让学生思考和选择工具(这实际上是引导学生先思考、再动手)同时教师鼓励学生用不同的方法展开研究。不同的方法启迪了学生的思维,使

不同水平的学生都能通过自己的探索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

这样,通过猜想、研究、验证等一系列的过程,充分放手让学生研究、发现、归纳、总结,学生不仅学会研究问题的方式方法,而且还培养了学习的意识。

对于书本的使用,叶老师也没有忽略,教学完这一环节后叶老师指导学生阅读课本,帮助学生学会用教材来学习,必竟教材是学生学习的文本。

3、第三大块,练习

数学本身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在课堂上,把数学经验生活化,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是数学学习的出发点和归宿。因此,叶老师结合日常生活情形丰富特点,设计开放的实践活动,放手让学生应用,促进自身主动发展。学生探索出面积单位间的进率后,有一种应用的期待,“我努力的结果究竟能解决什么问题呢?”马上引入实践应用。

本节课,我们对练习的设计有这样一个思考

“本课我们到底练什么?”

虽然这节课我们认为:是教学面积单位间的进率,如果练习仅仅停留在面积单位间的换算是不够的。

我们的看法:

1、继续夯实对面积单位进率的认识,所以在叶老师的练习中出现了针对实际物体填写合适的面积单位,再对面积单位进行换算的练习形式。

2、本节课的练习形式多样有填空、连一连、实际应用。

能有效帮助使学生进一步掌握面积单位间的进率。

3、如何使练习具有延伸课堂的效果

对于一节课的学习是不是就是40分钟?答案是否。

教师在课常上教给学生的知识与方法如何换变成学生的能力,怎样让学生的学习延续到40分钟以外?在本节课中,叶老师引导学生用各种不同方法,引导学生得到相邻两个面积单位间进率,叶老师在课的最终提出的思考题给予那些学有余力的学生继续研究的目标,鼓励学生用课堂上学到的知识、方法、数学思想去继续研究。

《精选三年级数学说课稿三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