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数学说课稿

时间:2024-06-14 10:42:06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说课稿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说课稿

作为一名教职工,常常需要准备说课稿,借助说课稿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我们应该怎么写说课稿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人教版二年级数学说课稿,欢迎阅读与收藏。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说课稿1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同仁:

大家上午好!

感谢大家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莅临我校指导交流。

我是一小二年级的数学老师,我叫XX。今天上午我上的这一节课是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图形的运动这一单元中的平移与旋转。这一部分的内容与20xx年课标之前的实验教材相比较,降低了难度,删掉了在方格纸上判断图形平移几格的内容,而把这部分的内容后移至第二学段学习。因此,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是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直观的认识图形的平移与旋转,为后续的学习积累丰富的感性经验。课程标准不要求对这两个概念进行定义,只要求学生紧密联系生活实际去感知这些现象,感受图形的运动在生活中的应用,体会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美。

对于二年级学生来说,平移与旋转的现象他们并不陌生。虽然在他们的头脑中已经有比较感性的意识,但受生活经验的限制,对于好多现象的判断还有些模糊,不能透过现象用数学的眼光来抓住运动方式的本质。这就需要直观形象的支持,在教学中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机会,在观察与动手操作中进行思考和发现,直观感受图形运动的特征,逐步加深理解。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1、借助日常生活中的平移和旋转现象,初步理解图形的平移和旋转,能直观区分这两种简单的图形变换,会辨认简单图形平移后的图形。

2、经历观察、操作等活动过程,培养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发展初步的空间观念。

3、感受图形的运动在生活中的运用,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美。

其中,理解图形的平移和旋转现象,辨认简单图形平移后的图形是本课的重点也是难点。为了达到这一教学目标,我在教学中做了如下设计。

首先,由转动的小风车引入游乐园主题图,从学生熟悉的生活实际入手,借助游乐设施直观形象的支持,在用手势模仿玩一玩的过程中唤醒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在分一分中感受其特征,在说一说中例举生活中的现象,在想一想移一移中不断深化体验。我在例2原有的小房子图中,增加了一大一小两幅图,通过对比制造思维冲突,让学生明确平移时图形的方向和大小没有变化,只是位置发生了变化,可以上下、左右、斜着移动,但要沿着直线方向移动。而后我又设计贴小汽车这一实践活动来巩固认知。“贴一贴”要求任意两个小汽车图案通过平移能相互重合。这部分的教学放手让学生去尝试,我给出的学具小汽车也有大小不同的,学生可能会贴出水平方向、竖直方向、斜向或散乱或大小不一致的作品。然后我再引导学生在汇报展示的环节对这些作品进行分析与判断,深化学生对图形平移的认识。

旋转这部分的内容我们把学习的主动权完全交给学生,以小组合作的方式组内探讨再汇报。由于教材对这部分内容要求较低,只要求学生从日常生活中的典型实例初步感受旋转运动的特点即可。所以,在这部分的教学中,围绕“你发现了什么?”“这种运动方式有什么特点?”“荡秋千是旋转现象吗?为什么?”“生活中还有哪些旋转现象”等几个核心问题,学生自由发言、补充、总结,初步理解旋转现象。

用身体做运动这个小活动的设计意图是带领学生感知平移或旋转时身体的不同感受,由于教室座位的局限性以及考虑到有些动作在描述时确实是不够严谨,只做了几个简单的动作,作为课堂趣味小活动,稍事休息,再继续习题的巩固。

练习题我分别设计了结合手势判断生活中的平移和旋转现象,找到通过平移能重合的图形,以及找出简单图形平移或旋转后得到的图案这几类题。其中后两题有一定的难度,学生很容易忽略图中的细节,一旦出现错误,教师就要抓住这些生成资源,进行分析与判断,帮助学生加深理解。

利用平移或旋转的知识设计图案这部分内容一方面使学生感受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另一方面引导学生欣赏美、感受数学美、从而激发学生的创造热情。

学生畅所欲言进行本节课的总结之后,我留了一道“让扣子动起来”的作业题,学生可以借助绳子或其他物品,制作一个小玩具,让扣子进行旋转或平移。然后再观察扣子旋转时上面的双面胶纸片的运动轨迹,从而直观感知点的旋转,初步从图形运动的角度来认识平面图形,为后续学习做好铺垫。

以上是我对本节课的一些粗浅的认识,有不足之处还请各位多多批评指正,谢谢大家!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说课稿2

各位领导,老师:

大家好,我叫洪海杰,来自道外区民主小学校。如果用一句话表达我此刻的心情,那就是在不断地期盼中等待着,在不断地参与中感受并收获着。今天同样希望我的表现能得到在座各位的认可。

教学内容:

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第49~51页。

一、教材分析:

用乘法口诀求商是数学计算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在整个计算领域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单元,是学习用7、8、9的乘法口诀求商,着重让学生在熟练掌握用口诀求商的一般方法的基础上,综合运用表内乘除法的计算技能解决一些简单和稍复杂的涉及乘、除运算的实际问题。

本节课中,教材通过一幅学生熟悉的“快乐的节日”的主题图,引出要用除法计算的实际问题。通过解决具体问题,使学生体会求商的计算是解决问题的需要,用乘法口诀求商是帮助人们解决实际问题的工具,同时沟通了乘法与除法之间的联系。

二、学情分析:

在表内除法(一)的学习中,学生已经掌握了利用乘法口诀求商的基本方法,所以让学生利用7、8、9的乘法口诀再来求商,从方法上来讲,学生不会有什么困难,但是这要建立在学生已经对乘法口诀基本熟练的基础上。另外,本课的教学内容是在一个具体的问题情境中进行的,对该类问题的熟练解决也是本课教学成败的关键。

三、教学目标及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学会利用7、8、9的乘法口诀求商的基本方法。

2、使学生能比较熟练地进行除法的求商计算。

3、使学生在具体情境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

使学生熟练应用7、8、9的乘法口诀求商。

教学难点:

运用已有知识与经验自主探究用7、8、9的乘法口诀求商的一般方法。

四、教法和学法的设计:

1、教法:

学生已掌握了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的一般方法,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思路和方法是一致的,所以针对这一事实,教学本节课时,我采用“巩固旧知、导入新课——情境创设、激发兴趣——自主发现、方法探究——趣味故事、强化练习”的教学方法,在师生交流互动中完成 ……此处隐藏28458个字……主。注重照顾学生的个别差异,使每一位学生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避免课堂教学“一刀切”的现象,分层次向学生提出要求。

七、单元教学准备:

主题图、1角硬币、曲别针、正方体、米尺。

八、课时安排、

这部分内容可以用4课时进行教学。

1、统一长度单位?(1课时) 2、认识厘米 用厘米量???(1课时) 3、认识米 用米量???(1课时) 4、认识线段 量、画线段???(1课时)

九、教学建议:

1、注意让学生经历长度单位形成的过程。 让学生通过亲身体会感觉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2、通过多种活动,帮助学生形成厘米和米的正确表象。

认识长度单位,不仅要让学生知道一些单位的名称和单位之间的进率,更重要的是了解每一个长度单位的实际长度,能够在实际中应用。为了做到这一点,教学时应注意让学生通过看一看、比一比、量一量等实践活动,了解1厘米、1米大致有多长,从而初步建立直厘米和米的长度表象。

3、把握好线段的教学要求。

过去线段是从“线段是直线上两点间的一段”来教学的,现在教材根据学生的接受能力改编了教材。因此教学线段时,不应再从线段与直线的关系来教学,而应采取直接描述的方式。如果我们要补充线段的练习,尽量不要将直线与线段进行对比。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说课稿15

教学目标:

1、通过学生自己动手剪一剪,剪出有规律的图形,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

2、结合剪出的图形加深对图形的平移和旋转的认识。

3、在探索规律的过程中培养初步的形象思维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

动手剪出有规律的图形。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教法:

观察法,分层次教学法。借助图形,组织观察,组织学生通过观察图片、课件等活动,初步认识剪纸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情景引入

谈话:同学们,剪纸艺术源于我国,有千百年的历史,是我国的国宝,在世界上享有很高的声誉。今天,老师带来一些剪纸作品,请同学们欣赏。

教师展示一些剪纸作品让学生欣赏。课件出示教材第31页的剪纸。

谈话:这些剪纸作品漂亮吗?这些剪纸中有些是轴对称图形,你能找出来吗?

师:这些民间剪纸具有高的艺术价值,是民间艺术的美的展示,你们想学习剪纸吗?

引入课题: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动手剪一剪。

二、互动新授

1、教师展示课前剪好的一排小纸人。

(1)谈话:这是老师剪的剪纸,你能看懂老师剪的是什么吗?(手拉手的四个小人。)追问:剪出的小人有什么特点?(学生明确:每个小人都是一模一样的,每个人都是轴对称图形,四个一样的小人是手拉着手的。)

(2)教师:同学们真棒,找出了它们的特点,这四个小人是并排排列的,你们想知道老师是怎样剪出来的吗?你们想不想自己动手剪出这样的图形呢?

2、组织学生观察剪一个小人。

(1)猜一猜。

谈话:一下子剪四个小人有点难,我们可以先试着剪出一个小人。那怎样能又快又好地剪出一个小人呢?

小组讨论,汇报结果。

教师引导谈话:老师这里有一张纸,把它对折,然后在不开口的这边画半个小人,请大家猜一猜,沿着线把它剪下来,打开会是什么?

学生猜测,验证,尝试剪一个小人,教师将学生的作品展示在投影仪下。

(2)为什么只要剪半个小人,就能剪出一个完整的小人呢?

(学生有了学习对称图形的基础,因此剪一个小人的方法可以让学生回忆自己去剪。)

(3)追问:如果在开口的这边画半个小人,会出现什么情况?学生尝试剪。明确:如果在开口这边剪,会出现两个一半的小人。

谈话:看来即使是简单的剪纸也是需要技巧的,我们可以结合轴对称图形的知识,先画出半个图案,再剪,就能形成一个完整的图案,还要注意不要在折纸开口处剪。

3、组织学生剪2个小人。

谈话:我们已经会剪一个小人了,你们怎样剪2个拉手的小人呢?

先让学生试着折纸,思考。

明确:对折两次就能剪出2个小人。

学生试着折纸,对折两次,在不开口处画出半个小人,画小人的胳膊时要一直延伸到纸的边缘,最后剪开。

展示学生的作品。

4、自主交流,组织学生学习剪一排小人的方法。

(1)我们已经会剪2个小人了,你们怎样剪4个手拉手的小人呢?

组织学生分组剪一排4个小人,先让学生试着折纸,思考。

学生操作时,教师要深入到学生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利用课间展示剪一排4个小人的方法。

教师明确:把长方形纸对折后,只画半个小人,小人的中线应都是折痕的一边,画小人的胳膊要一直延伸到纸的边缘。

(2)展示学生的作品。说说自己在剪的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

5、谈话:我们刚才剪出了4个小人并排手拉手的图形,你能想办法剪出8个小人并排手拉手的图形吗?

学生思考,指名上台演示,试着说说剪的方法。

学生分小组剪出8个小人并排手拉手的图形。

6、提问:这些小人之间的位置变化有什么特点?(平移)

教师小结:这些小人不管是4人并列的还是8人并列的,都是通过1个小人平移所得。

三、巩固练习

完成教材“练习七”第12题。

课件出示:4个小人手拉手地站一圈。

1、同学们请看,这4个小人不是并排站着了,而是手拉手地站一圈呢,你能剪出这样的图形吗?小组合作试一试。

先让学生董脑筋想想应采取哪种方法,想好了,再动手实践。

教师提示:剪这样的图形需要的是什么样的纸张?(正方形纸)怎样折才能剪出来?(先将正方形纸上下对折,再左右对折。)

教师利用课件展示剪一圈小人的方法。

学生看课件演示,学习剪一圈小人的方法。(重点明确正方形纸的方法。)

2、组织学生分组剪一圈小人。

学生操作时,教师要深入到学生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3、组织学生展示作品。

学生互相评价,并提出自己在剪的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

4、组织学生观察:这些小人之间的位置变化有什么特点?(旋转)

四、课堂小结

师:你觉得本节课有哪些收获?

学生自由发言。

教师小结:这节课我们利用我们学过的轴对称图形的知识感受了一把兼职的快乐,剪出了平移和旋转的图形。根据图形的对称关系,我们只需要画出半个小人,就能剪出一串完整的小纸人或围成一圈的小纸人。同学们的身边还有各种各样的剪纸,上面有很多好看的图案,你们想不想剪出更多更美的图形呢?请同学们自己设计一个图案,并剪出来展示。

板书设计:

略。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说课稿.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