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数学说课稿

时间:2024-07-29 10:42:07
精选四年级数学说课稿汇编五篇

精选四年级数学说课稿汇编五篇

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说课稿,说课稿是进行说课准备的文稿,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我们应该怎么写说课稿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四年级数学说课稿5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四年级数学说课稿 篇1

教学目标:

1、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理解小数的意义。

2、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小数的计数单位及相邻两个单位间的进率、

3、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推理能力、

教学准备:

每个学生空白正方形、平均分成了十份的正方形和平均分成了一百份的正方形纸各一张。

教学过程:

一、引入课题

1、出示100,问:认识吗?一起说(100)、把100缩小10倍是多少?(板书:10)、把10缩小10倍是(1),把1再缩小10倍,你知道是多少吗(0.1或),把0.1缩小10倍,又是多少呢?(板书:0.01或),接下去是……?(板书:0.001或)

2、师:像这样,我们可以一直地写下去(用省略号表示)。

3、这里的0.1、0.01、0.001表示什么意思,他们之间的进率又是多少吗?引出课题《小数的意义》

二、探究意义

(一)教学0.1

1、如果我们用一张正方形表示1的话,请你估计一下,0.1该有多大,用手比划一下。请将你心目中的0.1在这张白纸上用颜色涂出来。(电脑演示正方形纸、1)

2、(展示、汇报)说说你是怎么表示出0.1的。小结:要想准确地表示出0.1,我们应该先把这个正方形平均分成十份,再涂出其中的一份,就是0.1。还可以用什么数来表示?

3、取出一张平均分成了十份的正方形,准确地表示出0.1。

4、请涂出其中的3份,涂色部分用小数怎样表示?用分数表示是(),0.3里面有多少个0.1,空白部分呢?(用小数表示,用分数表示)

5、投影:阴影部分用小数怎样表示?有多少个0.1,空白部分呢?

6、想一想,1里面有()个0.1。

(二)教学0.01

1、回顾一下,刚才我们是怎样得到0.1的?

2、你能在纸上表示出0.01吗?请你在格字图上表示出来(生取出平均分成一百份的正方形纸片)。说说你是怎么表示的?空白的部分呢?(电脑演示过程)

3、请看老师这张图片,你想到了什么小数?

4、看到0.23,你还想到了什么小数。

5、请你在方格纸上创造一个新的小数,再同桌间说一说这个小数表示什么意思,看到这个小数,你又想到了那个小数?

6、生汇报

(三)教学0、001

1、对于0.001,你有什么想说?2.黑板上掩饰0.001

3、看到0.001,你会想到哪些小数?

三、提炼小数意义

1、请你观察这三组的数,你有什么新的发现?(得出:一位小数、十分之几,两位小数、百分之几,三位小数、千分之几等等)板书:十分之几、百分之几、千分之几。

2、小结:像这些用来表示十分之几、百分之几、千分之几……的数,我们把它叫做小数。(完善板书)

3、师:其中的一份,如十分之一、百分之一、千分之一,我们把它叫做计数单位,也可以写作0.1、0.01、0.001等等。如0.3的计数单位是0.1,它有3个0.1。0.25的计数单位是(),它有()个0.01。

4、思考:(电脑)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间的进率是()。

四、解决问题练习

五、总结

四年级数学说课稿 篇2

一、说教材

本课时教学内容是: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第八单元第62、63页。对称是《数学课程标准》"空间与图形"领域中"图形与变换"的重要内容。学生在三年级下册已经初步认识了轴对称图形和对称轴,也接触过根据对称轴所在的位置,画出轴对称图形的另一半的过程。那么本课要在这基础之上,着重在对"对称轴"这部分知识的进一步探究、学习,能画出一些简单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正确判断对称轴的条数。学生经过三年级的学习应该已经有这方面的朦胧认识,但要通过今天的学习使这种认识浮出水面,在头脑中形成清晰的,有条理的知识结构,进而加深对轴对称图形特征的认识,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二、说教学目标

根据《数学课程标准》和教材特点,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我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为:

1.知识目标:

(1)让学生经历长方形,正方形等轴对称图形各有几条对称轴的探索过程,会画简单的几何图形的对称轴。

(2)根据对称轴所在的位置,画出轴对称图形的另一半,并借此加深对轴对称图形特征的认识,发展空间观念。

2.能力目标: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大胆猜想、分析判断、动手操作、实践验证的能力。

3.情感目标:进一步感受对称美,感受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运用,增加学习数学的兴趣。

三、说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经历发现长方形、正方形对称轴条数的过程。

教学难点:正确画出平面图形的对称轴。根据对称轴所在的位置,画出轴对称图形的另一半。

四、说教法和学法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独的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操作,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依据这一教学理念,教学中,通过小组合作,借助操作活动,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从而发展学生的数学技能。

五、说教学准备

长方形、正方形纸、平面图形、多媒体课件

六、说教学过程

结合本课的特点,我设计了四个教学环节: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二)动手操作,探索新知

(三)巩固深化,拓展应用

(四)总结欣赏,反思延伸

具体教学过程如下: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本课的开头,通过让学生对图片的观察,从而自然的回忆对轴对称图形的认识,如何判断一个图形是否是轴对称图形,如何表示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调动其已有的知识储备,也为本课进一步认识轴对称图形,探究对称轴的条数,正确画出对称轴打下一个知识基础。接着让学生明确今天的学习内容并板书课题:图形的对称

(二)动手操作,探索新知

这部分我分为三个层次来教学:

1、探索长方形对称轴。

2、指导学生画对称轴。

3、探索正方形的对称轴和长方形的对称轴。

首先第一部分探索长方形的对称轴,我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学情,他们是有能力根据以往的知识经验进行操作并得出结论:长方形有2条对称轴,可以上下 ……此处隐藏4023个字……空间,把课堂还给学生。

四、说程序

为了上好这节课,我将整节课分为四个大环节,教学程序是:

(一)创设情景,提出问题

(二)动手实验,探究发现

(三)反思明理,解决问题

(四)自主运用,巩固深化

以下对每个环节的具体做法展开说明。

(一)创设情景,提出问题

上课开始,复习提问:我们认识了三角形的一个什么重要特性?请例举它的用途。学生说后转入话题:我们这节课继续学习三角形的有关知识。

接着对教材的情景图稍作改动并出示:

让学生回答:小明上学应走哪条路呢?为什么?

这是生活常识问题,四年级学生应该都能做出正确的判断。但教学意图不在乎学生正确回答这个问题,而在于隐含在已知问题背后的未知问题。

学生回答后,我反问:小明应走中间这条路,你能用数学知识来说明道理吗?学生这时也许会感到困惑。问题摆到了面前,我顺势引导:让我们一起来探究吧!

(二)动手实验,探究发现

心理学家皮亚杰指出,活动是认识的基础,智慧从动手开始。本环节为学生搭建三个实验探究的平台。

 1:摆一摆,猜一猜

我让学生拿出一根准备好的小棒,任意剪成三段,来摆三角形。

学生操作后反馈情况。这时有的学生可能如愿以偿地摆成了三角形,有的学生却抓耳挠腮,左顾右盼,怎么也不能摆成三角形。

于是我引导猜想:同学们,看来不是任意三根小棒都能摆成三角形的,那么,用三根小棒能否摆成三角形,可能跟什么有关呢?

让学生讨论交流意见,然后提出猜想:用三根小棒能否摆成三角形,跟小棒的长短有关。

【设计意图:在这个实验,剪出小棒的长度没有规定,教学既无刻意安排,也未设置陷阱,力图真实自然,让学生积极主动。自然生成的结果能更好地促进学生再思考。】

实验2:摆一摆,想一想

这次实验以4人为小组进行合作学习。要求从214厘米长的若干根小棒中任选两根,与固定一根10厘米长的小棒摆三角形,看能否摆成。并边摆边填表记录结果,想一想,三根小棒存在怎样的长度关系能够摆成三角形。

固定的小棒长

(厘米)

第一根小棒长

(厘米)

第二根小棒长(厘米)

能否摆

成三角形

三根小棒之间的长度关系

10

10

10

10

10

这次实验为学生提供了大显身手的机会。学生通过实验1对三角形边长的特点有了初步的感知和粗浅的认识,加之猜想和合作讨论,可能在表中填写如下数据(见课件)。此时,我着重请在实验1中用3根小棒没有摆成三角形的同学来谈一谈,这一次是依据怎样的想法来摆三角形的。

学生可能会这样汇报:(配动画演示)

老师,上次我没有摆成三角形,是因为较短两根小棒合起来比第三根短,所以中间连不起来。这次我把较短的一根换成稍长一些的一根,使得较短的两根合起来比第三根小棒长的时候,就可以摆成三角形了。

也可能这样汇报:(配动画演示)

老师,我刚才之所以没有摆成三角形,是因为较短两根小棒合起来刚好和第三根小棒一样长,这样中间都顶不起来了,这时只要把最长的这根换成较短一些的,就能摆成三角形。

通过上述实验,学生可能会初步得到一个结论:两根小棒的长度和大于第三根就能摆成三角形。

为了引导学生验证这个结论的正确性,我安排下面第三个实验。

实验3:摆一摆,算一算

本次实验,我用两个问题引导学生再次动手操作和周密思考,促使学生获得正确认识和结论。

问题1:是不是只要两根小棒的长度和大于第三根,就一定能摆成三角形?

问题出来后,学生可能陷入了认知矛盾冲突,不置可否。此时,我及时从表中选出一组不能摆成三角形的数据(1、7、10)反问学生:10厘米的小棒和1厘米的小棒相加长度大于第三根7厘米的小棒,怎么还是摆不成三角形?这里面还隐藏着什么我们没有发现的秘密?然我们继续动手合作去发现吧!

问题2:将你表中每组的3个数据,分别两两相加,再与第三个比较,看看两个数的和与第三个数比较,有怎样的大小关系?

这个问题提出后,学生的好奇心可能再次被激发。我用课件举例一组数据的算法,如3+810, 3+108, 8+103。让学生照着做。

最终学生在比较分析计算的数据和电脑课件的直观演示下,可能完整地得到结论:任意两根小棒的长度和大于第三根小棒,这三根小棒就能摆成三角形。

教学至此,难点得以突破,获得完整的认识。

【设计意图:在问题引导的设计上我花了一些心思,力图扣住要害,抓准本质,用两个简洁的提问帮助学生搭建最终解决问题的脚手架。】

通过以上三次实验,学生在操作、猜测、计算和思考中,对于用三根小棒摆三角形的问题有了比较深刻的体会,该到教学总结提升的时候了。这时我对学生说:在用小棒摆成的三角形里,小棒被看成了三角形的边,如果直接画出三角形,你知道三角形的边有怎样的关系吗?能从上面的探究中得到启发吗?

让学生说一说,然后总结并板书: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继续谈话:这就是本节课我们共同学习探究的知识三角形边的关系(板书课题)。

(三)反思明理,解决问题

我再次出示上课开始的情景图,重新亮出问题,启发思考:现在你能用数学知识说明小明上学应走中间一条路的道理吗?让学生互相交流,认识到:图中每连接三个地点的路线共有三条,刚好是一个三角形,根据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的关系,走中间的路相当于走三角形的一条边,而走其它路都相当于走了三角形的两条边,相比之下,走中间的路肯定最近。

通过这个环节的反思明理,既让学生学会了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又深深感到,数学就在我们的生活中,更爱学数学。

(四)自主运用,巩固深化

为了帮助学生及时巩固知识,我设计了有层次的训练,让学生在自主运用中达到熟练。

1.辨一辨:哪组小棒能摆成三角形(教材练习十四第4题)。

2.写一写:自己写3组数,每组数有3个,构成三角形三边的长。

3.想一想:李叔叔买回一根12米长的木料,准备截成三段,做成三角架,如果三角架的每条边正好是整米数,那么他做成的三角架可以有几种不同的形式?

【这道题目有一定难度,能够综合培养学生深入理解知识、灵活运用知识、学会有序思考、发展逻辑思维等多方面作用】

附:板书设计

三角形边的关系

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

a+bc

a b a+cb

b+ca

c

这是我本节课的板书设计:此板书把图形、文字和算式有机的结合在一起,直观性和逻辑性强,能够显示学生探究知识的过程,有助于突出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

《精选四年级数学说课稿汇编五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