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山流水》说课稿

时间:2024-08-12 10:42:25
《高山流水》说课稿

《高山流水》说课稿

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通常会被要求编写说课稿,借助说课稿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那么应当如何写说课稿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高山流水》说课稿,欢迎大家分享。

《高山流水》说课稿1

一、教材分析

《高山流水》是一篇文言文,在《吕氏春秋·本味篇》和《列子·汤问》中均有记载。伯牙喜欢弹琴,子期有很高的音乐鉴赏能力。伯牙把感情溶进乐曲中,用琴声表达了他像高山一样巍然屹立于天地之间的情操,以及像大海一样奔腾于宇宙之间的智慧。而钟子期的情操、智慧正好与他产生了共鸣。不管伯牙如何弹琴,子期都能准确地道出伯牙的心意。子期死后,伯牙悲痛欲绝,觉得世界上再没有人能如此真切地理解他,“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

故事荡气回肠,耐人回味。行文简洁、流畅,虽不足百字,但反映的内容却令人动容。它是学生学习中华古典文化,感受文言文语言魅力,树立良好人际关系的佳作。

同时,作为本组课文的首篇,它也担负着单元训练的重要任务。本单元的训练重点是:在充分理解课文的基础上,创造性地复述课文。文本中伯牙弹琴、子期听琴的内容成为复述训练的好题材。

二、学情分析

在学习这篇古文之前,学生曾有过学习古文的经历(如上学期的《古文二则》和本学期的《蝴蝶泉》)。对文言文的语言特点及朗读存在的难度已有了一定的认知,对文言文中的语句如何释义有了一些浅显的办法。基于以上学情,教师可让学生先把文章读正确、读流利,而后通过朗读、交流、结合书中的注释疏通文义并感受文章所表达的内涵。

本课行文简洁、流畅,虽不足百字,但反映的内容却令人动容,人间真挚的情谊需要学生好好体会。因此,教学中要让学生读深、读透、读中悟情;同时,适当地通过情景再现、补充资料,感悟两人的深情厚谊。

本课学习中,还要落实本单元的训练重点——创造性地复述课文。复述本身对学习困难生来说有难度,更何况是创造性复述。所以,在教学中既要设置好相关练习,又要能够体现层次性、广泛性,让学生的“口”充分动起来。

三、教学目标

根据课程标准、本阶段的教学目标及学生实际,制定了本课的教学目标:

目标一:自学生字新词,能借助注释和译文读懂课文内容。

想要读懂文言文内容,必须先疏通文言文的词句。本课后面已有注释和译文,因此让学生在充分预习的基础上,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可以完成这项目标。

着重理解的词有:“鼓”、“方”、“志”、“善哉”、“巍巍”、“少选”、“洋洋”、“破琴”、“绝弦”、“无足”、“复”等

着重理解的难句有:钟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

目标二: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熟读的基础上背诵课文。

小学语文中古文教学是一个难点。教师可让学生对古文反复朗诵及背诵,从中品味古文的语言美,领略古文的节奏美,体会古文的意境美,感受作者的情感美。从而领略中国语言文字和语言艺术的魅力所在。

目标三:想象伯牙弹琴、钟子期听琴的情景,学习创造性地复述课文。

本单元正好是继续进行创造性复述的单元,有了前一单元的基础,作为教师要肯化时间、舍得放时间,让学生围绕一个主题,通过联想(联系生活实际产生丰富多样的表象)、想象(想象画面的背景、人物的动作、神态、语言、情节如何)、转换人称等方法说一段话。

本课的复述是想象伯牙弹琴、钟子期听琴的情景,对学生来说有一定困难。为了降低难度,本环节设计了两个辅助想象题——想象弹琴的内容、想象两人的心理活动,之后再让学生完整地进行复述。

目标四:明白“高山流水”的含义,感受朋友间相互理解、相互欣赏的纯真友情,体会知音是很难得到的,有了知音,要懂得珍惜。

人生苦短,知音难求。伯牙、子期的真挚情谊感人肺腑。在教学中,通过诵读、体验、对话、联想等,让学生走进文本,走进主人公的内心世界,引领学生感悟人生中的知音难求,从而珍惜现实生活中朋友间真挚的友情。

四、教学设计

研究教材制定教学目标后,我对教学进行了如上设计(详见关于教案设计部分),着力体现以下几点:

(一)加强感情朗读,提升对文本的感悟力。

语文课首先要有语文味,古文更是如此。文言文比现代白话文更讲究韵律,带有明显的声韵美,读起来琅琅上口、抑扬顿挫,给人以非常优美的韵律享受。因此,教学中必须注重朗读。一是读准字音。学生自由读文时,要求读准每个字音。二是注意节奏停顿。这是文言文朗读的难点,如何正确停顿,要结合对文言文内容的理解,所以有必要出示带有停顿符号的全文。三是读出韵味。通过教师范读,齐读,引导学生感受文言文的节奏和韵味,特别是文章的后半部分,指导学生带着对伯牙寂寞、孤独,绝望心情的理解来进行有感情朗读。

同时,朗读也有助于创设文章情景,再造意境。通过反复朗读文章精华所在(主要是伯牙鼓琴、钟子期听琴时的情景),可以启发学生深入思考。学生会对文章产生丰富的想象,很快进入到字里行间所创设的情景中去。如果教师善于创设情境来渲染气氛,引导学生反复朗读课文,再造意境,那么对课文的理解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重视说话训练,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听说读写是语文的四项基本功,但长期以来,由于受传统语文教学的影响,没有把说话训练摆到应有的位置上,特别是受考试指挥棒——只考笔试、不考口试的制约,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在说的训练方面都被忽视了,成为语文教学听说读写四项基本功中的薄弱环节,极不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本单元正好是继续进行创造性复述单元。作为教师要肯化时间、舍得放时间,让学生围绕一个主题,通过联想(联系生活实际产生丰富多样的表象)、想象(想象画面的背景、人物的动作、神态、语言、情节如何)、转换人称等方法说一段话,这样会留给学生广阔的想像空间,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会提高。

本课的复述是想象伯牙弹琴、钟子期听琴的情景,对学生来说有一定困难。为了降低难度,本环节设计了两个辅助想象题。1、想象弹琴的内容。伯牙弹琴除了想到“高山”、“流水”之外,他还会弹奏哪些景色呢?在学生充分想象的基础上,再对“皎皎明月,依依杨柳,袅袅炊烟……”这样的场景进行分角色朗读,准确地演绎文本中丰富的信息;2、想像伯牙鼓琴、钟子期听琴时的心理活动:

当伯牙的手指熟练地拨弄着琴弦时,钟子期暗暗赞叹:

当钟子期听出伯牙弹琴志在高山时,伯牙暗暗惊讶:

当钟子期听出伯牙弹琴志在流水时,伯牙暗暗欣喜:

通过想象这些动人的场景,让学生明白了所谓的知音,就是那个世上最懂你心的人。

最后,再让学生完整地对内容进行复述。这样,学生复述的难点也就迎刃而解了。

(三)适度拓展延伸,丰富文本的表现力 ……此处隐藏9053个字……设计了这个问题:“伯牙为什么会如此激动?”引导学生从知音难遇来对比着体会。

3、痛失知音。让学生自由读课文的8—12自然段,画出让你最受感动的地方。给学生一点时间来交流自己的体会。指名说说体会,读读课文。当学生说到“如泣如诉”的时候,让学生想象伯牙会说些什么?

根据学生的体会,指导读“唯一的知音已不在人间了,我这琴还弹给谁听呢?有谁能了解我伯牙的心呢?”这句话。我还设计了这个问题:伯牙为什么会如此伤心呢?因为知音难觅,唯一的知音也死了。这样,就把难觅时的期盼,偶遇时的激动,失去时的痛苦联系在一起了,加深了学生对故事中伯牙和子期深厚友谊的理解。

第三部分:创设情景,强化感悟

读13、14自然段,了解碎琴山,古琴台得名的原因。但不能只停留在了解上。这时,我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如果你去了碎琴山,你会想些什么?”来发挥学生的想象力,肯定有学生能联系到自己的朋友,这就是我要达到的目的。让学生从伯牙和子期的友谊体会的珍惜自己与朋友的深厚友谊。

最后,我给学生播放了一首无印良品的《朋友》,词写的特别好,在从歌声中体会深厚友谊的重要。这节课就在歌声中结束。

四、说板书设计

板书是一篇文章的精髓,它反映了文章的主要内容和中心,既简明扼要,又凝聚着强烈的感情。

19、高山流水

志在高山(气势磅礴)

俞伯牙难觅偶遇痛失纪念

钟子期志在流水(烟波浩渺)

深厚的友谊

五、说教学反思

这一节课我设计了几个情境进行教学,下面我将本课的教学反思总结如下:

1、情感脉络流畅。本课是一篇感人至深的传说,我按照知音难遇、偶遇知音、悼念知音、纪念知音这几个方面进行组织教学的。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设计情境,把握本文的情感脉络,使学生的心灵受到震撼。

2、注重了对朗读课文的指导。如:意味深长地说:“真妙,我看见了烟波浩渺、宽广无边的江河流水!”啧啧赞叹道:“真妙啊,气势磅礴,就像挺拔雄伟的泰山!”这几句话,分层次的指导朗读。学生先自己体会读,再理解重点词语后,最后再配上图片和音乐读,学生的感情一下子激发出来,声情并茂的朗读课文。在朗读的过程中学生的情感得到升华。

3、注重引导学生想象,发散学生思维。我在教学过程中,我设计了:俞伯牙的琴声还会表现那些动人的场景呢?从如泣如诉这个词中,你感觉俞伯牙会诉说什么呢?学生的回答都很精彩。这样,即发散了学生的思维,有训练了学生的表达能力,对内容的把握也有帮助。这堂课,我也感觉有很多的不足:

感觉学生虽然读出了感情,但是还不是很到位。

自己语言的组织能力需要加强。

给学生体会、思考、交流的时间有点少。

《高山流水》说课稿7

一、说教材

《高山流水》是古筝名曲代表作之一,乐曲表现了祖国大好河山的美丽景色,雄伟的高山绵延起伏,让人不禁感叹江山秀丽,波澜壮阔;潺潺的流水如安静的少女期待着它的知音,高山流水知音难觅,让我们仿佛看到了一幅绝妙的山水画面。

本乐曲共分为三段欣赏,第一段表现了雄伟的高山绵延起伏,乐曲第二段流利美妙表现了潺潺的流水,乐曲第三段表现了山水合一的美丽景色。孩子们对音乐的理解与感受非常感兴趣。

二、说目标

《幼儿园指导纲要》艺术领域中指导要点提到,艺术是幼儿感性地把握世界的一种方式,是表达对世界的认识的另一种“语言”。依据《纲要》实施细则和大班幼儿的实际情况制定了以下活动目标:

1、喜欢欣赏音乐,有良好的倾听习惯。

2、了解乐曲所表达的内容,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

3、认识民族乐器古筝,知道其音色特有的特点。

4、感受美的意境,并尝试用画笔表达对乐曲的理解。

为了能够更好的完成我的教学目标,本次活动我做了以下准备:

1、民族乐器古筝

2、古筝名曲《高山流水》

3、视频《高山流水》

三、说方法

(一)说教法

《纲要》中指出:“教师应成为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根据幼儿的认知水平,实际情况和教材自身的特点,我不紧亲切而且温和,我主要采用了以下教学方法:

1。激趣法:初步认识民族乐器古筝,与幼儿交谈,引出以下的环节。

2。欣赏法:运用幼儿容易理解,且简单生动的动画片和幻灯片,引起幼儿兴趣,并引出主题。

3。绘画法:谈话的形式引导幼儿理解乐曲内容并用画笔表现听到的景色。

(二)说学法

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始终与听说能力贯穿始终。分段倾听理解乐曲内容。幼儿是学习的主体,要让幼儿主动地参与活动,选择方法是很重要的。根据教材内容和幼儿年龄特点,围绕目标,活动中我主要采用以下方法指导幼儿学习:

欣赏法:本教学活动主要运用了此方法,依据《纲要》精神,教学过程中我组织幼儿自由讨论,关注幼儿的个体差异,多数幼儿都有表现的机会,充分体现幼儿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等。

四、说过程

本节活动课共分为八个步骤,以倾听为首要目的,理解乐曲所要表达的内容,并知道每段乐曲所表达的含义,直到理解乐曲优美的旋律。采用步步相连、环环相扣、层层递进的方法来组织活动,流程如下:

(一)交流谈话认识民族乐器古筝

以谈话引题,避免了单一的方式引题形式,做到生动充满童趣。这一环节加上出示实物??古筝,并引起孩子学习兴趣。

(二)听音辨声了解粗细弦音不同

兴趣是幼儿主动参与的关键,让幼儿认识并对古筝有初步的了解。

(三)欣赏音乐整体感知高山流水

此环节通过欣赏音乐,引发幼儿对乐曲的联想。

(四)相互交流说说自己内心感受

根据幼儿年龄段的特点,发展语言表达能力,能用连贯的语言讲述自己对乐曲的感受。

(五)分段倾听比较发现各段主题

本环节是本课的难点,通过分段倾听,让幼儿加深对乐曲的理解。

(六)闭目欣赏想象祖国山河美景

让幼儿闭目欣赏乐曲所表达的画面,进一步加深对乐曲理解的含义。

(七)边听边看理解乐曲思想感情

采用动画片的形式让幼儿感受对祖国山河喜爱之情,并理解乐曲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五、说反思

《高山流水》是幼儿喜欢的一节音乐欣赏活动,本次活动,我紧紧围绕4个目标,始终以幼儿的生活经验为依托,创设丰富的教学情景,宽松的语言环境,使幼儿乐于参与欣赏活动,体验欣赏所带来的乐趣。活动中充分体现以幼儿为主体,引导幼儿多说、多思考,了解并感受乐曲所表达的内容,较好地完成了预设目标。激发了幼儿的兴趣。

我总结自己的不足之处有一下几点。

1、当幼儿欣赏倾听时,我没有照顾到所有的幼儿,有的幼儿没有安静的注意倾听。

2、在分段欣赏时,应提醒孩子用连贯简洁的语言表述每段乐曲的内容,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高山流水》说课稿.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