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塘导游词

时间:2024-06-06 14:13:10
西塘导游词

西塘导游词

作为一名旅游从业人员,时常需要用到导游词,一篇完整的导游词,其结构一般包括习惯用语、概括介绍、重点讲解三个部分。怎样写导游词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西塘导游词,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西塘导游词1

各位游客:

大家好!

我是今天为大家服务的导游,今天我将带领大家去一下江南六大古镇中的一个,就是西塘。西塘地处杭嘉湖平原,属浙江省嘉善县,距上海90公里,杭州110公里,苏州85公里,交通十分方便。早在春秋战国时期,这里就是吴越两国的相交之地,故有吴根越角之称,唐宋时聚成村里,明清时期,由于水路发达地理位置优越,逐渐成为了江南繁华富庶的商业重镇,西塘1平方公里的古镇区至今保留着二十五万平方米的明清建筑,居住着二千多户的居民。游人到此,不仅可以领略到小桥流水、错落有致的明清古建筑,还可以置身期间,亲身感受古朴、安逸、原汁原味的水乡风情,西塘古镇共有十一个景点,每个景点都以其特有的内涵向游人展示着西塘厚重的历史文化与独特的人文风情。

各位团友,我们看所到是张正根雕艺术馆。张正根雕艺术馆系典型的民国建筑,距今已有百年左右的历史融合了中国古代建筑和西方欧式建筑的各自特点,为砖木结构,里面陈列的是著名根艺美术大师张正的几百件根雕作品。根雕源于自然,是一种化腐朽为神奇的艺术。我给大家介绍一下张先生,他是杭州人,原籍安徽舒城,生于1958年,1999年因人才引进,来到西塘继续其根艺创作。他的作品立足于七分天然,三分人工,有不少作品获得全国的各种奖项。五百件大件作品(最轻为150kg,最重为1000kg,平均重量为250kg)进入吉尼斯,还被载入世界名人录及东方之子,来到嘉善后,又被评为嘉善的荣誉市民。

当我们走进张正根雕艺术馆,首先看到的是一张龙椅,它叫"过把瘾",在中国古代只有皇上可以坐龙椅,而根雕馆的这张龙椅,是专为游客准备的,让各位可以坐坐龙椅,做一做现代的皇上。整张椅子为龙眼根和杜鹃根自然巧妙组合而成,与之配套的踏脚为全天然的杜鹃根。好,现在我来为大家介绍一下这里的根雕。大家请看这边根魂是一件天然的作品,它是来自与福建闵候地区的一个龙眼树的树根,此根因为长于悬崖之上,岩石阻碍根系往下发展,所以整个根平摊开来,很大也很平整,其根部截面形似中国地图,而根面上的图案则众说纷纭,有说百兽图、罗汉图。天然的作品就是要给游客们一个想象的空间,大家感受它像什么,就是什么,这也正是根雕的魅力所在。

来看这里,这叫震撼,又名东方雄狮,一吨多重,它是来自于东北地区的一个杉木根,狮子的头部就是一个巨型的根榴,艺术家细腻的构画了狮子的脸部、爪子以及尾巴部分,令整个作品生气勃勃,震天憾地。而狮子的身份及鬃毛部分则是自然的树根,体现了根雕艺术的七分天然。而这边呢,还有个名为"比美"的作品,一看就是这么傲气凛然的孔雀,它展开尾巴部是一个纯天然的根系,身份与头部是树桩部分经过雕刻而成的。

再看这边,好一幅喜上眉梢的泼墨画,枝条上梅花怒放,花间一对鸟儿窃窃私语,仿佛寓意着冬天即将过去,春天就要到来。整个作品春意盎然,是用一个连理根创作而成,两个油茶根天然的交缠在一起,形成一个圆洞门,作者又巧妙地点缀了两个喜鹊,形成了双喜临门这么一幅喜气的图案。

看完楼下这些大件作品后,楼上的小件可谓别有一番洞天。看这边是根抱石的"八仙过海",而那边则是"十八罗汉",而正中这个"金狮王"是一个巨大的柯木榴的作品,一只母狮子、三只小狮子营造了一份乐意融融的家庭氛围,母爱,何其温柔,何其感人!再过去看一件精品之作——"熊猫盼盼",是一个根榴抱木的作品,熊猫的身份为整个根榴,耳朵部分是根榴上张正根雕艺术馆面两个天然的突起,眼睛、嘴巴、爪子是雕刻过的。作者再巧妙地修饰了竹面,形成了熊猫抱竹这一憨态可掬的图案。

我们再来看一个抽象的作品,这是一块天然的卷边根,题为"年轮",作者把整个根面想象成一片树的横切面,一圈圈的年轮记载着年轻时的梦。再看这边有个卷边根的蝙蝠,也是整体的一个树根,后面着色,体现出前面的蝙蝠,蝙蝠在古代是福气的象征。各位游客看完根雕以后,希望大家把西塘的好福气带回家。我门下一站的目的地是江南瓦当陈列馆。

(沿途讲解)您知道西塘有三多吗?那就是桥多、弄多、廊棚多,在古镇至今仍保存有古桥27座,长廊2000多米,弄堂是一大特色,其中百米以上的有5条,幽幽长长的弄堂仿佛是一条时间隧道把我们带入了几百年前的明清时期,西街是西塘清朝末年,民国初年最繁华的街道之一,共有500多米长,集中了西塘一些老字号的店铺,至今,我们从斑驳陆离的墙壁和褪色的木门板上还依稀看出这里曾有的繁华。

团友们,我们眼前的就是江南瓦当陈列馆。中国瓦当文化源远流长,"秦砖汉瓦"闻名于世,但由于砖瓦之类极易破碎,所以年代久远的瓦制品大多传世不多。因而更显得瓦当的珍贵。在西塘南面的干窑一带,确有大批精美作品传世。追其源由,得知早在秦汉时期,当地的制窑业就已相当发达,更早有"千窑"之称。连闻名遐迩的"明货金砖"皆在那里烧制。相传当年秦始皇为了抵抗匈奴广招天下兵马,特向江南一官员下了一道口头圣旨,但当地官员年老失聪误把召千军万听为"造千砖万瓦",遂大兴土木,至此嘉善一带制窑业发达。这个馆内有花边滴水、筷笼、步鸡、砖雕、古砖、陶俑六大类300多个品种。其中有极富美好愿望的传统瓦当;有带宗教色彩的寺庙瓦当,有表明一定历史时期的政治图案瓦当。它以深邃而广博的文化蕴含,带给人们无穷无尽的思考与遐想。

(沿途讲解)现在我们是在去烧香港景区的路上,大家想不想知道西塘这个名称的由来呢?我这就为大家解说一遍。其实它是与春秋战国时的伍子胥有着一定的关联,相传吴国大夫伍子胥佐吴修水利,用了几年的时间,开挖了这条南北向的河道,造福了一方百姓,大家为了纪念他,就把这条河取名为胥塘,因西塘话胥塘、西塘为谐音,故改称西塘。胥塘河上的这座桥初建于明朝,是西塘建镇以后修造的第一座桥,故取名安境桥,西塘以其原汁原味的水乡风貌吸引了众多的游客前来观光,被誉为生活着的千年古镇。

大家请看这边,我们已经到了烧香港景区.烧香港景区是西塘两大典型水乡风貌区之一,它以典雅、秀美、幽静的特色见长,站在鲁家桥上远眺,烧香港宛如一位小家碧玉的姑娘,楚楚动人地屹立在水边,使人不由得心旷神怡,烧香港景区的建筑保存得较为完好,有着明清建筑的典型风格,在这里你可以体味到几百年来水乡居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安逸生活,一座座精致的小楼,一个个形态各异的河埠头以及千姿百态、喻意深刻的系舟石,无一不透视出这里浓浓的生活气息。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西塘是个风景秀美,人才辈出的地方,据镇志记载,从明代万历三年至明末的427年间,中进士的19位,中举人的有31位,近现代获得中高级以上职称的西塘在 ……此处隐藏10430个字……相连,形成“雨天不湿鞋,照样走人家”的景象。这些深宅大院“前街后河”或者“前河后街”,院宅之间又有较多的露天弄堂。据统计,全镇有长短不一的弄堂共122条,其中百米以上的宅弄有5条。这些幽深窄长的小弄为西塘镇压增添了古朴与神秘。最有特色的一条露天小弄名叫“石皮弄”,形成于明代嘉靖年间,是镇上王姓家族子孙宅院之间的一条小弄。弄长68米,最窄的地方只有0。8米宽,是一条“独行弄”“石皮弄”是168块簿。簿的石板铺成平整的弄面,石板下是排水沟。小弄两边是高高的宅墙,由于年代久远,墙面已斑驳陆离,让人沉浸在古朴的历史之中。

石皮弄东侧的“种福堂”是目前镇上保存较为完好的古民居之一。它是宋朝王渊的子孙们的宅院。相传王渊随宋康王赵构南渡时到江南。元朝末年,为了躲避战乱而定居嘉兴,后又移居到了幽静安宁的西塘镇。 “种福堂”建于清朝康熙年间。这幢宅院共有七进,第三进就是“种福堂”正厅,东西各有两条“备弄” 。正厅对面的砖雕门楼是保存最完好的古门楼。门楼上雕刻有“兰、石、竹、菊”和“维、和、集、福”的字雕,既显示出大户大家的气派与主人的信仰,又使整个小院呈现出祥和的气氛。

廊棚是沿街商店房屋的延伸部分,其实就是带屋顶的街。是西塘的一大特色。以前,西塘镇的小街小路都有廊棚覆盖,使赶集买卖、行人过往没有日晒雨淋之苦。廊棚的顶有“一落水”,有“二落水”,也有过街楼。以前,西塘镇这样的廊棚大约有数千米,现在保存最好的是朝南埭、塔湾街在古代是商业闹市,这条石板路上不知直过多过名人学士、商贾农夫和行人游客。

烧香港是西塘的一个有特色的去处,西塘人称为“港” 。

西塘导游词12

七老爷庙在西塘人那里又叫护国随粮王庙,这个庙宇有一个美丽的传说的传说,大致如下:

在明代崇祯年间嘉善一带闹饥荒,人民都快饿得不行了,而这时候刚好当时的一位七老爷督运皇粮经过,看到饿殍遍地而内心非常痛楚和怜悯。善心大发,竟在没有征得皇帝同意的情况下擅自将皇粮尽施舍于民救灾。他自己知道私自将皇粮散发给民众是死罪,于是就在雁塔湾河里投水自尽。这在嘉善附近一带的老百姓闻听了这个消息,非常悲痛,于是他们为感谢这个舍身搭救他们的清官,而自发的集资为他盖了一座庙宇,以示纪念和怀念他——七老爷庙。七老爷庙现在香火很旺,去西塘的人都会去此求福祈神,有空的话大家完全应该去看看,是个不错的地方。

每年的农历四月初三是西塘人民的守护神七老爷的生日,这一天要举行隆重的庙会活动,大家把七老爷和七夫人的行宫抬出庙门,从晚上十一点出发,在西塘各按预定路线走,一路旗帜飘扬,锣鼓震天,鞭炮齐鸣,浩浩荡荡巡游,镇上经过的许多地方都搭了帐篷,供七老爷与七夫人在帐内稍歇受供,到次日下午才回到庙中,于是在庙内开始演大戏,连演三天。几乎全城出动,打莲厢、扭秧歌、调龙舞狮,人声鼎沸、盛况空前,场面热闹非凡,现在四月初三已成为西塘人一年四季最大的民间节日。

西塘导游词13

西塘的雨廊(廊棚)是江南水乡中独一无二的建筑,是古镇中一道独特的风景线。所谓雨廊,其实就是带顶的街。西塘的廊棚一起独有的的绰约风姿吸引中外游客。西塘的街道大多有廊棚覆盖,使商人贸易、行人过往无日晒雨淋之忧。廊棚沿河一侧有的还设有靠背长椅,供行人休息。廊棚多为砖木结构,一般宽2-2.5米,集中在北栅街、南栅街、朝南埭等商业区,总长有1000米,既可遮阳又可避雨。最具特色的,当属临河的那些,在静悄悄的晨昏时刻,漫步在廊棚下,只有自己的心跳声还有一些很怀旧的心情。

朝南埭的廊棚

朝南埭的廊棚,上百年了,两岸的粉墙乌瓦,影子沉在门前的河水中,吹一阵风,湿亮的静影就散墨般淡尽。这样的地方,可游,更可居。假定倚栏默待窗月映水,就会想到往日。流年似水,南社诸友在廊下的诗酒之乐,早入后人谈笑。思其本事,不禁仰屋兴叹。走在西塘的廊棚里,心里就会有淡淡的感伤生长。这里的店铺还是象多少年前那样的运作着。这些陈旧的店铺好像是被擦拭的干干净净的旧家具,虽然是很旧的了,可是都还在很正常的运作着,充满了生命力,告诉人们它们仍然在扮演它们过去一样的角色。

民间有一种说法:早先西塘塔湾街有一胡姓年轻寡妇,独撑一家老小和一个小商铺。胡家铺子前的河滩边有一个水豆腐摊,摊主王二,年轻厚道,家境贫寒。他见胡氏艰难,便生同情之心,帮着做些体力活。日久以后,胡氏为感激这份情,借修缮店铺之时,沿河建起了棚屋,将店铺前的沿河街道全遮盖起来。不想棚屋建好以后,胡家铺子生意特别红火。其他商家纷纷仿效,竟连成一片....后取名廊棚,意为为郎而建之棚屋。

《江南古镇》一书中提到:江南水乡古镇由于河网型的地理环境,河道作为主要的交通纽带,在商市和古镇的形成、发展过程中起到了基础性的作用,"因水成市"、"因水成街"。西塘是典型的水乡古镇,元代成市,到明代商市已相当繁荣。沿河而筑的廊棚就是最具特征的建筑类型。

西塘导游词14

北海老城位于市区北面,与四川北路接壤,始建于1883年,由著名的百年老街——珠海路、沙脊街、中山路及25条小巷子构成,其核心区百年老街长1。27公里,宽9米,沿街全是中西合璧的骑楼式建筑挨户相连,秀美的女儿墙若隐若现,青砖石板铺砌的路面浑厚古朴,处处透显出老街的沧桑凝重。主要有承载着岭南文化的四大主题馆、海关大楼旧址、大清邮政分局旧址、xx礼拜堂、电报局、“丸一”药房、永济隆、双水井、宜仙楼、街渡口等诸多景点。老城现已成为北海的重要名片,百年老街则是北海旅游值得一去的景点。北海老城主题馆则位于老街上。

北海明清木雕馆位于珠海中路10号,馆内展品来自澳大利亚籍华人收藏家巫海先生藏品,主要陈列明清时期北部湾地区古民居中的建筑木雕及民用家具,这些展品主要采用了浮雕、透雕、圆雕等雕刻手法,展品雕工精湛,形象生动,是北部湾地区收藏古建筑木雕中数量最多、品种最齐全的展馆之一。

北海水彩画馆位于珠海东路181号,该馆由老街保存最为完好的岭南骑楼建筑风格的民居改建而成,重点介绍代表北海画派的十一名画家:蔡道东、张国权、张国楠、刘少华、张虹、包建群、吴明珠、吴志刚、黄小其、张济良、张斌等的个人精品展。

西塘导游词15

护国随粮王庙,亦称“七老爷”庙,是为纪念明朝时期的一个清官而建立的地方神庙。

相传明朝崇祯年间,嘉善一带闹旱灾,处处饥民。当时有个姓金的老爷,家中排行老七,人称金七,是个朝廷押运皇粮的小官,他不忍见百姓挨饿便将皇粮拿出来赈灾,但又知私放皇粮乃犯国法之罪,于是就在雁塔湾投河自尽。当地百姓为纪念他这个好官,于是筹资建造了“七老爷庙”供奉七老爷和七夫人。在七老爷投河自尽后朝廷查清真相,追封为“利济侯”,后又加封为“护国随粮王”,七老爷庙便同时改名为“护国随粮王庙”。

七老爷庙大门就开在街边,前殿是新建的,后殿基本上是旧貌新修,它的建筑非常特别,殿前沿有廊檐,桁条椽子都很讲究并呈拱形。殿的门槛上是一排木质落地长窗,这是一般庙宇的殿饰。

每年的农历四月初三七老爷生日,都会在这里举行庙会,在那天,西塘的人们都会走上街头游行,并为今年祈福,非常热闹。

《西塘导游词.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